【摘要】:本文以下内容以碧海秋月小区项目为例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碧海秋月小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官渡镇罗衙路西北侧,项目区内原始植被主要为农作物种植区和鱼塘,有少量林地、草地、荒地分布,原生植被较少。项目建设内容分为建构筑物建设工程、道路广场建设工程、景观绿化建设工程及小区内部的给排水、供电等配套设施。
本工程初步场地平整土石方量为11.85万m3,均为回填方,无弃渣产生。本项目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6℃,四季多以西南风为主,平均风速2.2m/s,从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全区水面蒸发量1200~1450mm,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项目区20年一遇最大1、6、24小时的暴雨量分别为46.63mm、73.57mm和103.62mm。
根据现场勘查,项目区土壤主要类型为红壤。项目区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原有植被已不复存在,被人工植被所替代,主要包括园地、林地和草地等,原地表植被覆盖率约为57%,现状地表植被覆盖率约为60%。
2、本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植被、土壤、降雨,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活动的扰动,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时序等,具体分析如下:第一,项目区域占用的土地类型多样,原生水土流失以轻度为主。项目区原地表植被盖度约57%,地表完整紧实,若林草植被遭到破坏,植被的林冠截留、涵养水源、固持土壤的功能随之丧失;土体开挖回填松动,抗蚀性降低,在不利气候条件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第二,项目区大部分施工区域存在土石方活动,场地平整回填量较大,若不加强防护,不仅加剧水力侵蚀,还会诱发重力侵蚀。第三,项目区降雨量丰沛、降雨相对集中,水土流失动力源充足,扰动地表后,很容易加剧当地的水土流失。
3、本项目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分析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征地范围内的地表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破坏,局部地貌将发生较大的改变,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能新增水土流失总量达705.13t,水土流失不仅影响项目本身的建设及安全,也将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第一,对工程自身安全的影响。项目施工期间,在个项目建设区会形成较多的松散堆积物,如遇暴雨,地面将会形成高含沙水流,如不加以疏导和防治,严重时会冲毁施工设施,影响到基础建筑和主体工程的安全。第二,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区周边目前分布有一些农田,水土流失直接危及邻近农田,可能造成农田被水冲、砂压。泥砂入田沉积后,导致沿线农田次生潜育化加剧,农作物产量降低。第三,本项目建设将回填较多的土石方,施工期间对项目区域以及周边区域的景观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周边环境也将造成影响。
4、该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分析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及对该项目的分析,认为该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本着重点治理与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防治措施设计中通过对水土流失防治区域的划分,遵循全面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防治与监督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布设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达到控制和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第二,对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时以安全、经济、水土保持效果好为原则;工程措施设计同时考虑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确保水土保持效果良好。第三,临时截水措施。由于本项目为全回填工程,地下建筑均为预留高差后土石方回填进行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因此需在本方案中考虑基础施工时的临时排水措施,需沿地下建筑范围线外侧布置临时截水沟。第四,临时沉沙措施。为了降低施工期间临时排水沟的排泥沙含量对周边地表及植被的影响,同时借鉴同类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本方案考虑在截水沟末端布置临时沉沙池2座,雨水经沉沙池沉淀后排入防洪沟中。第五,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回填的土石方以及散状材料在不使用时应进行覆盖遮挡。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减少地表裸露时间,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各种土石方工程。第六,临时排水沟。根据主体工程规划,本工程道路广场区沿线的雨水管网将随着道路的建设,逐步完成,在此之前,由于主体工程规划设计的排水暗管难以及时到位发挥作用,考虑到临时排水沟与后期排水体系有效的结合,因此,根据本防治区的地形条件和布置特点,考虑在道路一侧及场内其它区域统一布设布置畅通的临时排水沟,汇集施工场地内的地表径流,以减少对施工场地内的径流冲刷,本方案布设的临时排水沟基本上沿主体工程规划的永久排水体系布置,部分区域有所延伸,临时排水沟分两个方向排入项目区外围,排水沟出口分别设置在项目区西北角及南侧,与外围已有的防洪沟相衔接,排入官渡区泵站,最终进入下坝河。第七,项目区内做到无裸露土地,道路行道树树木的栽种做到“同树种、同规格、等距离、无障碍、连续栽种”,因地制宜地进行垂直绿化,进行房前屋后绿化,绿地中树木覆盖面积占绿化总面积的80%,常绿乔木占乔木总量的80%。第八,直接影响区主要为项目建设周边防治责任范围区域,为避免项目建设造成水土流失区域的外延,针对工程建设施工特性,对该防护区域提出以下防治要求:①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尽量减少施工对周边区域的扰动和占压,避免造成植被的破坏;②对受项目施工影响的区域加强监督和保护,避免因不合理的施工或其它人为因素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③对本区域内散落的土石应进行清理,并集中堆放至指定位置,若造成植被破坏,应及时恢复;④在施工扰动影响区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加强对该区域的水土保持监测。第八,工程施工期间,负责与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单位保持联系,协调好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的关系,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并按时竣工,减少或避免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九,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确保水土保持工程安全,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第十,严格按照水土保持要求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如需进行设计变更,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协商,按相关程序变更或补充设计批准后,再进行相应的施工。
5、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对该项目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及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该项目实际情况提出了水土保持综合整治措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作者深知,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不是在施工结束后就不用再进行水土流失的防治了,而且更要将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好、维护好,使其能长期发挥作用效用,以防治水土流失。
【参考文献】
[1]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研究》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贺康宁等,中国林业出版社
[3]《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及其参考案例》游尚官等,黄河水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