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好的节水灌溉方法既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能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而要使节水灌溉越来越有效率,就要求有关科技工作者必须对提高灌溉技术加以重视,并改善现阶段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1 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中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也是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从多个地区农田面积需水量的分析,我国有很多地区都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这种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对灌溉的需求量,但是严重的缺水情况导致灌溉量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各地的需求,致使我国农业发展的脚步滞后。因此,要在农田灌溉工作中大范围利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从而使水资源的灌溉越来越有效率,且花费最少的水资源使农田灌溉面积的最大化。 

  2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存在的问题 

  2.1 节水标准模糊 

  山区由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节水是必要的,而目前很多地方都没有根据农作物自身的特性来实行具体的、详细明确的措施,存在节水标准模糊的问题。如种植育苗和菌类等水需求量较大的农作物,就极力发展喷灌,能极大地节省劳动力;而种植苹果、板栗等水需求量相对不大的农作物,发展管灌更适合;滴灌则更适合用于种植葡萄和早市蔬菜等需要经常灌溉的农作物,不仅节省了人力,还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只有对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采取适合它本身特性的节水标准及节水方法,才能对该地区农业产出做出突出的贡献,否则,人力物力的投入再大也无济于事。 

  2.2 新技术与设备较少 

  目前,我国只有少部分区域实行了微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灌溉手段,而该技术在农业灌溉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区域并没有很高的利用率。新技术与设备较少,部分新技术与新措施一般仅能起到示范工程的作用,并没有相应地对技术和措施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使得其实现的效果大打折扣,并且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非常有限。 

  2.3 农民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积极性不高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从事农业劳动获得的利益直接体现在粮食本身的价格上,然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的投入越来越大,收入�s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导致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极大下降。在这种大背景下,大部分农民决定不再继续种田,而选择到城市打工,使得农村的大量劳动力流失,这样村里就很难集中劳动力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和维修,由此导致我国很多小型水利灌溉设施出现状况。 

  不先进的农业灌溉方法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制约我国农业的向前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灌溉地区停留在采取大水漫灌的形式来进行农业灌溉的初级阶段,该方法会使大量水资源遭到浪费,除了会引发上游农田的跑水状况,甚至会导致下游农田缺水,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农业和生态的发展,因此,必须改变这种过时的、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2.4 灌溉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从根本上讲,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是当前我国水利灌溉最大的问题。因为每个水利灌溉管理机构缺乏自主权,所以只能依赖库区灌溉收取水费形成收入,这样就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水利灌溉管理机构尽可能鼓励农民多用水,从而能收取更多的水费,这样不仅将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流失,还会影响水价,导致水价失衡,它不能让农民更积极地节约用水,反而使得浪费越来越严重。 

  2.5 费用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向前发展,水利灌溉工程管理费用越来越高,而混乱的管理制度致使灌溉收取费用不高,再加上收取水费的效率偏低,一些灌区不能及时收费,甚至发生拖欠的情况,还有一小部分灌区的费用被挪用,极大地阻碍了水利灌溉的可持续发展。而灌区管理人员的工资不合理,使灌区人员人心涣散,导致水利灌溉工程的效益不能得以实现。 

  2.6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当前的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模式仍然没有摆脱以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除了在防汛度汛、抗旱、收缴水费、工程安全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外,其他方面没有新的进展。究其根本,还是没有形成独立、健全的灌溉管理制度。大多数工程在交付使用之后,管理部门并没有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而是使那些过时的管理制度,从而无法将水利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 

  3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发展的对策 

  3.1 提高思想认识 

  水利灌溉管理单位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改变观念,建立目标。水资源是稀缺资源,是保证我国维持稳定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因此,一方面必须在整个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增强节水意识,树立明确的节水理念;另一方面要加强其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尊重生态规律,同时依靠先进技术来全面完成和谐用水的目标。此外,应该倡导科学使用水资源的观念,同时逐步改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业用水的保障体系。 

  3.2 提升再生水利用率 

  一般来说,山区节水基本思路就是二次利用生活用水。当地水利灌溉管理机构应当在符合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种植可兼容再生水的农作物,这样才能够确定高效节水灌溉的农田范围,规划高效节水灌溉实行区域。 

  3.3 促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 

  因农业节水关系到农业种植结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等方面的调整,相关管理机构在推动农业灌溉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影响农业节水发展的具体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出有可行性的、全面的农业节水技术规范和章程,以此大大提高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运用水平。 

  3.4 减小压力,提高收益 

  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后,能够保持农业节水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和谐一致,从而能够使当代水费计收制度更加完善,避免了收费不齐、价格不清等以往灌溉用水收费时产生的问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合理的用水秩序后,能够扩大农业生产效益,因而使农业价值最大化。灌溉管理不仅使用水更透明,在节约用水、精耕细作、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的效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3.5 完善基础设施 

  国家在发展农业上的优惠政策非常多,而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上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农业的蓬勃发展,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一是适时地和当地政府协调,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二是扩充融资渠道,向银行申请一定的贷款额度,使农田水利灌溉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3.6 建立健全用水秩序 

  建立健全用水秩序,保证农民在生产工作过程中能够持续用水的同时,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除此以外,为了保持良好的用水秩序,使农业水利灌溉管理也能实现最大的效用,我国相关部门应该更加科学合理调配与全面地安排整个农业灌溉用水。只要在水利灌溉的过程中维持正常的用水秩序之后,整个农业生产工作就会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使各种用水纠纷出现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稳定直接受到农业发展的影响,而农业的发展又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它直接决定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对水利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作,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使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景华,王秀娟,孙德强,等.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技术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7(2):73-75. 

  [2] 梁华生.小议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现状及解决办法[J].江西建材,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