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从全局的高度,以发展的需求、全新的视觉、崭新的理念,深刻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关键词: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时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以增加农产品供给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中心,为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实效,坚持科学决策、尊重民意,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民办公助。 

  一、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 

  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条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好了,生产发展就有了物质基础,粮食安全就有了重要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就有了很大的空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不好,必将关系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 

  水是生命之源,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必须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为目标,把农村集中供水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力度,加快发展,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带动现代生活设施进入农家,促进庭院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 

  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为农民创造一个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这也为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赋予了新的使命。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要求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实施碧水工程、绿化美化工程、生态富民工程,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生存环境,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分析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尽管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新时期“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对外开放”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我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多建于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由于勘测、规划、设计仓促,经费不足,配套不全,施工条件简陋,工程质量差,后期又缺乏维修管理,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不少工程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普遍老化损坏,大型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相对于大型灌区的骨干工程,中小型灌区以及农田水利田间工程的现状更令人担忧,导致输水效率低,渗漏损失大。因此,我国一方面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又是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低。 

  2、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国家,不仅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华北地区(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低于500m3,已经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预计到2030 年仅该地区就将缺水250 ~ 460 亿m3;西南山丘区降水相对丰富,但蓄水能力不足,存在“工程型缺水”:一些地表水量相对丰富的地区由于污染加剧,存在严重的“水质型缺水”:沿海发达地区淡水资源不足,许多城市出现饮用水困难。我国目前已经深切体会到了水资源匮乏的严重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在全球气候变暖、全国来水减少、污染加剧、水质恶化、河床淤积、湖泊萎缩、北方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已达极限、部分地区出现水生态危机的条件下,要保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避免同水危机而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不仅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技术领域的最重要议题,也已成为党和政府关心的政治问题的中心议题之一。 

  3、 农田水利设施陈旧。目前我国的水利设施: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导致水利工程设施“先天不足”,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二是保护意识淡薄,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不能正常发挥防洪保安全、抗旱保丰收的基本功能;三是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市场的放开,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大大下降。 

  三、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策略 

  1、强化舆论宣传。“意识决定行动”,思想意识问题解决了,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要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新时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政策,打消群众顾虑,让群众全身心地投入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之中。 

  2、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要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切实做到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具体。二是抓好责任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三是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列入各乡镇、各有关单位的责任目标,严格考核,对不能如期完成任务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四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关的各单位、各行业、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立足单位职能职责,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支持帮助和指导服务。 

  3、创新资金筹措机制。要创新资金筹措机制,切实增加投入,满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需要。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抢抓国家的投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并将争取到的涉农资金捆绑使用,确保资金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要加大县、乡财政的投入力度,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三是针对农村“两工”取消后筹资难问题,通过采取“4+2”工作法、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群众投劳投资,进一步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建设内容,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四是完善利益机制、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城镇个体工商户、农业龙头企业及社会各界参与公益性或经营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按照“民主谋水利、民众干水利、民营兴水利”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水利设施产权、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模式,实行供水工程计量收费、承包经营、统一维修管理,调动经营业主管理、投入的积极性,实现水利工程的滚动开发。同时,通过将小型水利工程拍卖、租赁、承包回收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 

  4、严抓工程质量。一是要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选择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然后再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进行论证完善,确保规划科学合理。二是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施工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严格落实开工报审、竣工验收和工程审计等制度措施。三是建立技术人员包乡镇、包重点工程,乡镇村干部包段责任制,全方位做好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及时协调解决施工外部环境、技术难题。同时,通过聘请群众代表作为质量监督员,形成县、乡、村三级监督服务网络,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四是制订施工细则和验收标准,由发改、水利、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组成验收组,对照验收标准,逐项进行验收,对不合格工程一律停拨工程款并责令重新返工,情节严重的追究监管人员和施工单位的责任。切实将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落到实处。 

  5、建立督导机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强化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督查。要组成督导组深入各工程建设一线进行督导,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及时通报工程建设进度。要通过召开现场会、表彰会等形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对行动迟缓的予以曝光。 

  综上所述, 只要从上到下组织领导高度重视, 克服财政紧张等困难, 采取抓好建设规划、遵循客观规律、加强技术服务等措施, 我国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就一定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小刚.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资讯, 2010,(29) . 

  [2] 黄宝成,梁德山. 浅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 林业科技情报, 2010,(03) . 

  [3] 朱根.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J]. 江苏水利, 2010,(08) . 

  [4] 尹利海.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1) . 

  [5] 王冠军. 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的若干问题[J]. 水利发展研究, 20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