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它还体现了人类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特性。所以,对于水利灌溉的加强可以使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变得更加有意义。 

一、农村水利灌溉的基本要求

  我国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因此,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必须做到:

  (一)应以节水为中心,做到水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

  (二)要与所在区域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农业区划等规划相协调。

  (三)要从总体角度优化配置灌区的水土资源,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确定改造的方向、重点、内容和措施,用较少的投资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水利灌溉管理的意义

  农田水利灌溉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目标发展,灌区不断提高灌溉保证程度;但我国水资源短缺、干旱缺水越来越成为影响和制约灌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工农业争水、用水户之间争水矛盾日益剧烈。因此,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

  (一)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应用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建立了透明的水费计收制度,避免了过去灌溉用水水费计收层次多、收缴不规范、搭车、代收、克扣等现象,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农民用上“明白水”,交了“放心钱”,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同时,由于用水透明,促进了农民节约用水、精耕细作、结构调整,收到节支增收的效果。

  (二)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行灌溉管理后,通过农民用水落实水费计收制度,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农民多用水就得多交钱,这样做,就使节约用水有了经济调节手段。

  (三)规范用水秩序,减少用水纠纷。实行灌溉管理后,由于灌溉用水管理公正、民主、透明,灌水秩序规范,许多过去用水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在内部就得到解决,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减少了用水纠纷,使农民从繁重的解决用水纠纷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供水服务。

三、农村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积极性降低

  近些年来受中央取消两工政策和农民外出务工影响,群众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维修的积极性降低,组织难度日益加大,出工比率明显下降,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清于修渠出工率明显下降。另外,村干部在运用“一事一议”政策解决出工问题工程中,有时为了回避矛盾而没有将政策运用到位,造成水利建设和维修的投工投劳不足,影响了农村水利设施灌溉效益的整体发挥。

  (二)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多元化、特色化农业的加速发展使农田水利灌溉作用日益凸显,灌溉用水量不断加大;但受水资源短缺和干旱因素的影响,各村之间争水、用水户之间争水矛盾日益剧烈。

  (三)水费征收制度尚不完善

  多年来,水费征收制度改革缓慢,基本上沿用过去根据灌溉土地的数量进行收费。再加上近几年水费标准不断提高和宣传不到位,部分农民意见很大,反应强烈,水费征收的难度日益加大,使基层水利工作者管理的积极性降低。

  (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滞后

  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资金、技术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金强河灌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夏季洪涝、城镇化、公路和铁路网络建设的原因,使得一些已建成和在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引起引排水不畅、灌溉渠道淤积等现象,影响了这些区域农田的正常灌溉。

四、提高水利灌溉管理效率的途径和措施

  (一)政府和广大群众在思想上要深化意识

  首先,深化命脉意识。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与稳定的重要战略资源。要牢固树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的大水利观念。

  其次,深化忧患意识。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科学调度,尊重自然规律,努力实现人水和谐相处;要充分依靠科学,合理地利用水利灌溉。

  再次,深化责任意识。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和“科学治水,人人有责”的观念。增强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意识,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水利保障体系。

  (二)加强水利灌溉管理,提倡节水意识,建立激励机制

  我国农民的节水意识普遍薄弱,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励农民节约用水迫在眉睫。目前一些地区实行的阶梯制水价制度的有较好效果,即适当提高灌溉用水价格,根据该价格按实际用水量收取水费,同时由国家向农民发放灌溉用水补贴。补贴费用的高低,以当地采用常规灌溉方式的灌溉定额为度。节约用水者,补贴费会有少量剩余;用水浪费者,则需要自己多付款。这种机制很好地激励农户节约用水,大大提高了农户的节水意识,不断发展便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我国节水灌溉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完善基层水利管理体系,推进农村用水民主管理农民用水协会是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新生事物,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主要由村干部参与和负责,群众参与程度低、组织结构不健全、民主管理水平低,需要尽快加以完善解决。首先,政府和水利部门需通过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农民用水协会建设,解决农村水利管理中运行效率较低的问题。其次,注重用水协会领导班子队伍建设,通过摸底和宣传使广大农民真正把有威信、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人选进领导班子。第三,重视用水协会制度建设,通过将所有涉水事务和人员聘用公开,促进协会民主、有效规范的运作。

  (四)加速水费征收制度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依据水费征收的政策和法规,结合目前金强灌区农业水利灌溉的实际情况,加速制定实际可行、大多数农民受益的水利灌溉计量收费制度,这样做不但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时也将有效缓解各村之间、用水户之间的争水矛盾。

  (五)努力提高基层水利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针对目前基层水利工作者学历层次不齐、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的客观实际,结合农村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岗位的特点,利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脱产与在职相结合等各种办法,提高水利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农村水利专业队伍。

  (六)完善建设的规划,加速水利基础的设施建设

  针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一现象,一方面要结合近两年来中央有关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政策,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待建的水利基础设施在规划建设方案时,首先要考虑到这一基础设施将要承担的灌溉负荷;其次,要考虑夏季洪涝、冬季冰冻对基础设施的产生负面影响;另外还要考虑到周边环境的道路、居民区等基础建设项目的建设情况,以便减少这些因素对将来建成的水利基础设施灌溉效率的影响。

  (七)加大宣传的力度,增强农民责任感以及主人翁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水利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得到充分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化灌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可以保证我国农业水利灌溉的健康有效的发展以及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优化我国的农业结构以及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