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青木关及周边地区地下水实地观测调查,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课程的知识,学会水文基本观测和研究方法,并更好地运用于实际。
二、实习内容
1、从地质地貌特征、气候条件、植被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研究青木关地区地下水的形成条件
2、从三大类水形成的条件、特征、动态变化等方面研究青木关地区地下水的类型及特点
3、从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向探讨青木关地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建议
三、实习结果
地下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潜在的水资源,为了更好的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我们对青木关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调查初步认识青木关地区地下水形成的原因以及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和地下水的理化性质的认识,并且实地对地下水形成的地下河进行流量的估算。
青木关地处西南岩溶地区,地表和地下水双层结构的水文现象普遍存在,地表和地下水相互转换迅速。随着人口的膨胀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内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矛盾日益增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加上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等人为因素加速了青木关地下水的污染及破坏,水质恶化程度加大。所以本文通过调查青木关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来提升对地下水的保护意识,并且为地下水合理利用和污染防治提出合理的建议。
调查区域概况
该区域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凤凰镇和北碚歇马镇交界处,地理坐标为106°17′35″—106°19′45″E和29°47′—29°40′40″N.研究区域发育于川东南弧形结构带内,为川东平行岭谷区华蓥山帚状山脉缙云山背斜中段,该处发育了沥濞峡背斜、温塘峡背斜、观音峡背斜三大背斜(如右图)。整个区域呈狭长带东北西南向分布,地势整体上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50mm,平均气温为16.5℃,雨热同期。区内发育大量地带性土壤的黄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的石灰土为主要类型,土被不连续分布。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生和喜钙的灌木丛为主。碳酸盐分布广泛,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lj)的碳酸盐岩地层,出露于背斜的轴部,岩性为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角粒状灰岩;背斜两翼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区域背斜成山向斜呈谷,呈现“一山二岭一槽”式的典型槽谷景观。岩溶水地下水和砂岩裂隙水汇聚,且溶隙发育使降水可以渗入地下,并且由于压扭性断层使该地区产生断裂裂隙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