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生态型城市是新世纪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磐安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战略性决策,实施“生态富县”战略,建设生态城镇,开发生态旅游。但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磐安,该如何建设生态城镇,开发生态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并值得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字:因地制宜 务求实效 磐安县 生态城镇建设

生态型城市是新世纪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磐安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战略性决策,实施“生态富县”战略,建设生态城镇,开发生态旅游。但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磐安,该如何建设生态城镇,开发生态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并值得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现状分析

  1.有利条件:一是区位优势。磐安县地处中国最具活力的东南沿海开放带,距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杭、宁、温均在200公里左右,半天之内可抵达,距金华市126公里,距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市55公里,与经济较发达的东阳、永康、新昌等县市相邻。随着全省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网的不断完善,我县与各大、中城市的交通联系更为便捷。二是气候优势。磐安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和“浙中承德”之称。县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势起伏,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夏季气温比周边地区低5℃左右,适宜避暑纳凉。三是生态优势。磐安县具有丰富的山地、矿产、水电、竹木等资源,尤其是名优特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被美誉为“天然的中药材宝库”。

  2.制约因素:一是经济因素。磐安县是浙江省25个欠发达县之一,目前全县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产业间协调程度较低。二是社会因素。由于磐安建县和复县时间短,导致全县工业、商业、交通等各行各业基础十分薄弱。城镇基础设施难以配套和适应,集聚功能和辐射能力相对较弱。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安于现状、自我满足的小农意识还十分普遍。三是技术因素。全县人口52%是劳动力,专业技术和经营人才缺乏,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磐安县人才流失日益严重,科技人员断层,特别是缺乏技术带头人和主持大型科技工程的高层次人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机制尚未形成,产业技术进步不明显。

  二、总体构想

  发展方向: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循环经济为模式,大力实施“绿山、碧水、净气、迁人”四大工程,重点构筑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三大体系,打造周边城市的“休闲度假基地”,打响“浙中承德”品牌。

  基本原则:一是规划先导原则。按照“超前规划、分步实施”要求,加强城镇、村庄建设和管理,树立创优意识、精品意识。二是效益统一原则。坚持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始终统一原则,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双赢之路。三是因地制宜原则。磐安县各村庄、各乡镇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许多差异。这些条件必然要求我们从当地实际出发,独出心裁建设生态城镇,造就各具特色的城镇风貌。四是以人为本原则。政府的力量有限,群众的力量无限。建设生态城镇是一项社会工程,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计划、分步骤地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主导的生态城镇建设机制。

  三、对策措施

  生态城镇是一个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其内涵主要包括技术与自然的融合、综合效益的取得和人类创造力、生产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结合磐安县实际,当前着重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快绿化建设,提高绿化水平

  建设生态城镇,首先要树立大绿化意识,打造“绿色磐安”。一是构筑生态屏障。全面实施“三三四”工程,大力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重点对“三沿”(沿公路、沿河道、沿城镇)、“三区”(库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四源”(钱塘江、瓯江、灵江、曹娥江源头),加强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作,严禁开山种粮,彻底消灭荒山、荒坡、荒地,力争在近十年内使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6%。生态公益林建设要特别注重与经济林建设相结合,做到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二是主动引绿入城。村镇绿化重点要围绕“绿肺”、“绿楔”、“绿脉”开展建设,创造优美、清新、健康的环境。在村镇规划过程中,要留足“城市客厅”建设空间,因村、因镇建设一个或几个集自然美、建筑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文化公园、市政广场、休闲长廊,让城市空间环境亲近自然,以自然环境衬托城市空间。新农村建设要重视楔形地带的绿化和美化,师法自然,植草还绿,使青山绿水浑然一体,形成山水城市的整体韵味。集镇建设要以道路拉开城市骨架,做到建一条道路形成一道生态景观,使之成为流动的景脉,产生绿意无限、路伸绿远的意境。三是建设绿色通道。主要是对公路、铁路、河渠、堤坝沿线进行绿化美化,省道绿化带按5米以上规划,县道和河渠、堤坝绿化带分别按3米和2米以上规划。

  2.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优势是磐安县潜在的最大财富。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经济的发展,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支持经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地方经济”新发展观。一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多种多样活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总称。磐安县已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风景旅游区3个,它们都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正如专家们所称,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巨大的天然野生药材基因库。据科考普查,区内拥有药用植物1219种,其中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就达258种,占药典收载药用植物总数的一半。对此,要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如建立研究所、保护站、博物馆等,切实加强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科学保护和驯化繁育。要相应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加强生物资源保护,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二是加强生态环境的整治。要积极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加快小流域和现有污染源治理,严格执行水土保护“三同时”制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广泛开展工、农业污染综合治理,坚决关停污染重、消耗大、效益差的企业。全面实施绿色农产品规划,逐步推广有机施肥和生物农药使用,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争创“绿色食品”标志,打响“绿色农产品”品牌。

  3.深入文态挖掘,增强文化内涵

  重视文态建设,实现古为今用,不失为大地园林化的重要途径。文态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风景名胜及传说;文化历史及自然遗产;名人故居;帝王宫苑及御花园等;诗、文、书法、绘画、匾联等在园林之中巧妙运用;山石、雕刻、碑碣、坡岸、水景等;古树名木之美及其文学故事;单体园林绿地的造园艺术,特别是大园林整体网络之布局美;森林之蓬勃气概及其植物组成在复层混交中表现之艺术性与科学性;将园林艺术美发挥得淋漓尽致的造园空间之巧妙运用;树木花草四季变化和生长发育过程显示的动态之美;建筑物与小品添景等的艺术美;专类林、专类园(如松柏园、荷花池、梅岭、竹园、玉兰园、牡丹园等),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更是中华园林古老优秀传统;不少村镇居民绿化,既有地方特色,又富乡土气息,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等等。生态建设当然很重要,文态建设同样是必不可少。生态是城市的形,文态是城市的魂,一个城市只有做到形神兼具,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不能只讲生态,不讲文态,或很少讲文态,而要把两者融会贯通,巧妙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讲,经济欠发达县更应重视文态建设。文态资源一般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文态建设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比新建设一道景观要省得多,而且见效也快。文态资源大多具有地方特色,与某一群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容易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利于拓宽融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修缮和管理上的资金问题。文态资源具有“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特点,挖掘文态资源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能丰富文化内涵,提高城镇品位。

  4.增强经营理念,拓宽融资渠道

  搞城镇建设,钱从哪里来?这一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突出。要打破经费“瓶颈”的制约,必然要求引入“经营城市”的理念。县城建设已经走出了一条“以房养路、综合开发、自求平衡、滚动发展”的路子。在生态城镇建设中,要大胆创新,改革体制,增强“经营城市”理念,逐步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投资融资机制。一方面,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合理配置城市资源,把资源转化为资金。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经营城镇行业特许经营权和城市无形资产,拓宽融资渠道,筹措城镇建设资金。扩大国有土地出让范围,实行“政府一级垄断、规划一笔审批”制度,推行公开招投标,实行有偿使用。另一方面,改革投融资机制,对基础产业、公益事业实行市场化、产业化开发。瑞安市外滩工程把防洪堤、滨江公园、滨江大道建造和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义乌市把儿童公园项目推向市场,给投资者划拨相应土地作为补偿。当然,这些合作开发需要明确双方的职责,前者要做好规划设计,后者要保证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