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景观设计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因其体现一定的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而逐渐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现代城市整体园林景观的核心构成部分----植物的选择与搭配对园林是否优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从植物与园林的搭配角度来论述景观设计与植物间的关系,为如何实现植物促进城市园林景观和谐统一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园林;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形成的,研究景观生物群落与主要环境条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学科,研究景观结构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生态园林是当代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的目标模式,它以保持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导思想,讲究因地制宜,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等生态学原理,按照各物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让各种生物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创造美化、优化、净化的高质量生活环境。 
一、城市景观生态的特点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景观设计的对象是具有特殊属性的生态系统,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由于人的作用,城市生态系统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其物理环境结构和物质能量流发生了迅速的变化,系统的自然调节净化机能受到巨大影响。因此,城市是典型的以人类干扰为主的景观,是一种连续动态变化的特殊景观,其自发的过程是自然景观的破坏和人工景观要素的扩大。其景观结构的具体表现为:工业斑块数量增多,环境污染源增多,面扩大;内部绿地和水域等环境资源拼块锐减;城市建筑急剧膨胀并向郊区扩展,取代农田基质和绿地斑块;城市景观的平均净生产力是负值,比其它任何景观斑块却更具有依赖性,需要依靠廊道运输大量能源来维持正常运转。可见城市景观的自发发展具有日趋恶劣的趋势。 
二、现代化城市景观植物的选择与搭配原则 
1、植物形态与灵活多变的空间组合 
植物的一般形态来源于干、枝、叶的搭配与组合,表现为大、小、矮、疏、密等。园林设计者的工作就是根据植物的形态把它们进行不同的搭配组合,或 
大或小、或疏或密,或张扬或荫闭,使之形成或千奇百怪或千姿百态的园林格 
局。总之,要巧妙运用植物本身独特的形态,艺术性地进行搭配布局,体现出层次空间感来。 
2、季相色彩 
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形成了花草树木或翘枝迎春或落叶缤纷的景象。开花与落叶、花蕾与果实,还有四季变化的花、草、叶等等,这些四季因子的变化构成了植物的季相。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季相,从叶色来看,如常青树色泽浓艳,枝繁叶茂,让人感觉稳重;落叶树色泽淡雅且四季变化明显,花色鲜艳让人一看便精神活跃。基于此,在搭配时应视实际情况而定,若想要体现稳定的构图思路,譬如公共建筑附属绿地、公园休憩区等可选用常青树;若是公园游乐区可以落叶树为主。另外,不同的树种,叶子的颜色也有深浅之别,在搭配时要考虑到颜色的深浅组合,在设计手法上可用衬托和对比增加视野内的深度感,从视觉感分析来看,颜色由深到浅往往显得旷远。还有,将各种单色或混合色深浅不同的绿色植物搭配在一起,既体现色彩的层次变化,又处于整体的绿色基调中,可以使人感到赏心悦目。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以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搭配方式,实现园林景观千姿百态的构图。不过,花木一般都有花期和色叶变化期,也即枯期和荣期,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限的花木分层搭配,以延长花期限;或用草木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大型的园林和风景区,往往能表现一季的特色,给游人以强烈的季候感,于是就有了“云海探梅”“西山红叶”之说,这些都是巧妙利用花期限的做法。 
三、设计时对植物搭配应注意的几点 
1、观时植物与观花植物相结合 
观赏性植物中有一类时色鲜艳、多变的植物,如时色紫红的红时李、红枫,秋季变红的红时李、红枫,秋季变红的槭树类,变黄的银杏等别具特色,这些观时花与观花植物进行组合往往可以延长观赏期,而且也可以作为主景摆放在明显的位置,以突显色彩感。 
2、注意层次的搭配 
分层搭配、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渗透着对视觉与审美的把握力度。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的搭配,能使色彩和层次显得更丰富,因而也更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另外,不同花期的植物种类的分层搭配,还可以起到延长观赏期的作用,这对展览性景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要顺应植物明显的季节性 
植物景观布置最忌单调、做作和雷同。艺术性的植物搭配应是能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的景象。植物体现出季节性的变化,近似一片森林,使游人感到对大自然犹如身临其境。在遵循植物生长规律的前提下,科学的搭配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的“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则。 
四、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 
由于生态化设计的特殊性和系统性,照搬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方法是不完全适用的,城市景观的网络生态化设计应该在根本上从景观生态出发。 
1、廊道的构建 
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也就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城市中的公路、铁路、河流、各种绿化带、林荫带均属于廊道。廊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景观的连通性,也影响着拼块间物种、物质和能量的交流。城市廊道网络的构建不仅仅是道路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它奠定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空间格局,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各景观生态元相互作用的通道,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 
2、景观生态元的配置 
保留生态学上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大型自然植被拼块用以涵养水源,保护稀有植物;有足够宽的廊道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能源的流动;在开发区或已建成区内用小的自然资源拼块和廊道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这种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对城市景观生态元的配置有直接的借鉴意义。廊道网络的节点是廊道的交结区域和物流、能流的源或汇,其空间可达性和生态调控的辐射性都很强,因此景观生态元的位置与廊道网络节点相耦合,可更好地发挥其美化和生态的效能。同时,景观生态元在廊道网络节点上的布置应参照最优景观格局的模式,级别大小相间,物流、能流高效畅通,生态调控容量互补,从而分担人为干扰的压力和生态变化的风险,确保各个景观生态元融入城市生态网络,提高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景观生态元的异质性和多样性 
景观生态元都有其美学和功能上的意义,而这些意义的实现应充分考虑到景观元素的异质性和多样性的要求。在自然状态下,景观生态元中各种自然资源是异质分布的,而在城市景观生态元中,由于人的审美和使用需求,往往倾向于同质分布,因此,在设计中可以用局部的同质来造就整体的异质性。尽量保护景观生态元中景观的异质性,可以减少人工维护的费用,提高景观生态元的稳定性。同时,景观的异质性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 
结束语: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小城市也日渐发育起来,城市文明也日渐成了市民追求的价值所在。作为市民生活质量的体现和城市品质的象征---园林景观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而仍然还将延续着旺盛的生命力,并将在日益增多的现代公园和风景区的建设中得到新的补充和发展。于此同时,植物的搭配在提升园林景观整体效果上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而园艺学与景观设计学的交叉,为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提供着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菲.浅析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植物的使用[j].大家,2011(07) 
[2]孙志.园林绿地中园林建筑小品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03) 
[3]李佳.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表达[j].《林业科技情报》,2010(0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