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而建设生态城市是我们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关键词:生态城市; 规划设计; 自然生态 
abstract: in recent decade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 population intensive, heavy traffic, resource shortage,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the party congress offer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basic form to save energy resource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crease mode and consumption model”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mentioned unprecedented levels. s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is our efforts to pursue an important goal.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natural ecological 
 
一、生态城市特点 
城市生态系统是在人口大规模集居的城市,以人口、建筑物和构筑物为主体的环境中形成的生态系统。包括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其特点是:①以人为主体,人在其中不仅是唯一的消费者,而且是整个系统的营造者;②几乎全是人工生态系统,其能量和物质运转均在人的控制下进行,居民所处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都已经过人工改造,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系统;③城市中人口、能量和物质容量大,密度高,流量大,运转快,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活跃因素有关;④是不完全的开放性的生态系统,系统内无法完成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许多输入物质经加工、利用后又从本系统中输出(包括产品、废弃物、资金、技术、信息等)。故物质和能量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运动是线状而不是环状。因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地,城市依赖区域存在和发展,故城市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弱。其研究内容包括:人口构成、经济结构和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人口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是否能保证城市的功能作用;城市人口及其活动的基本物质(如土地、淡水、食物、能源、基础设施等)的保证程度,环境质量评价及其改善措施;确定城市生态合理容量和制订和谐、稳定、高效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可行方案及其管理技术措施等。 
生态城市是一个新兴的词汇和规划理念。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高水平、高质量地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要保证城市建筑在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协调及统一。 
二、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关键点 
(一)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污水和垃圾收集及处理系统是生态城市建设最基本的要求,一直是很多我国大中小城市,尚未彻底根本治理的顽疾,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城市。污水厂选址和管网建设时要统筹考虑中水回用问题。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要,密闭、压缩、集中分类处理,不是简单回收抛弃于郊区露天垃圾场,而造成农乡环境二次污染,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吸收社会资金,开发再生资源公司综合利用。可建垃圾焚烧发电等多种模式。 
(二)城市清洁能源系统。 
城市耗能是世界能源消耗主力军,也是造成大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力量。要改变这一现有状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早实现城区无原煤直接燃烧,应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电能、风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工厂烟气脱硫脱硝,因该纳入行业规范化,不再是简单的摆设装置,应该由政府职能部门,加装电子远程智能监控设备统一集中规范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城市能源清洁化、低碳化。不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建设智能电网,为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和电动交通系统提供便利;全社会各业应把节能放在第一首位。此外,也可多方面利用热泵技术,开发地热、风能、余热利用和储能技术等。 
(三)推行建筑新型节能。 
严格制定节能标准,对开发新型建筑材料技术的公司应给予奖励和扶持,某新型建筑节能产品如能获得广泛认可,政府因该纳入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使用过程中,对老建筑节能改造给予资金补贴。此外,完善供热、供水、供电的分户计量,利用经济手段鼓励节能节水。 
(四)绿色高效的公共交通建设。 
城市应以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对铁路、地铁、轻轨、快速公交、停车场等系统进行全面规划、科学布置,形成方便快捷、高效人性化的公共交通体系,利于居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同时通过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保持交通通畅,优先发展环保型汽车技术,减少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污染,降低交通碳排放,鼓励人们在短距离出行中选择自行车和步行方式。 
(五)生态城市水系的建设合理利用。 
水是人类重要的宝贵资源、生态之魂。生态城市的水系既包括各种自然和人工水体,也包括给排水系统。居民生活用水推广发展节能设备,公共场所应推行无水化新型技术。 
将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和节水、节能紧密结合,例如:洗车行业十分浪费水资源,政府可以集中规划,充分利用“再生水”同时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都可以大量的使用“再生水”。 
城市规划建设,应该要特别重视增加透水地表面积,就地渗蓄,减少地表径流,恢复植被及修建蓄水池塘、洼地等人工湿地,确保充分利用淡水资源。 
三、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自然生态的保护,包括水、土壤、大气、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构建。城市自然保护既是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美化环境与改善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最佳的环境效果,不仅需要开阔的草坪,漂亮的花卉,高大的庭荫树,还要有干净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空气湿度。护城河绿地内选择了适宜的树种,进行了合理的搭配,配置了一些色彩鲜明的模纹图案,种植了草坪、花卉等地被植物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净化空气,改善环境。选择一些抗污染、吸废气、吸尘、杀菌的树种特别是落叶乔木是十分必要的。 
(二)、植物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植物要考虑南北气候因素,不同城市地理环境,气候、温差等。运用中国传统的园林种植艺术,使这些景观小品与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给游人一种自然之趣,而不是生硬的感觉。 
植物的色彩协调种植,采用不同叶色的植物配置,形成绚丽多彩的园林景色,大红色的花木与浅绿色的草坪,在色彩上有鲜明的对比。在暗绿色常绿树为背景的前面,宜多植红色、黄色、粉红色的花卉,以创造明快的园林景色。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布置,或混合种植来延长花期景色,配置时,花期长者,株数宜多,花期短者,株数宜少,还可用宿根花卉来延续花期。( 
(三)、生态城市居住区设计的原则。 
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接洽,形成一个完美的、相对独坐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守下列原则:1.方就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绝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央,方即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3.合理组织人流、车源,有害安全防守;4.布置合理,空间丰硕,环境美,体现地方特点。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1.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净化和烦扰;2.建筑应体现地方作风、突出共性,群体建筑与空间层次应在和谐中求变更;3.精口设置建筑小品,丰盛与美化环境;4.重视景观与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停车库等小建筑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支配;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恶建筑、道路、广场、院降、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新区改造不宜矮于25%。居住区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规划设计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二十一世纪创造人类最佳居住环境,改变温室气候效应,保护地球生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共生存理念。符合世界低碳绿色城市发展的潮流,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