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本文针对苏州园林的建筑构造和布局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苏州园林;园林建筑;构造;布局
  1 建筑构造
  1.1 台基
  由于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在园林建筑上追求华丽之风,日趋繁杂,台阶也作为美化的对象。在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的台阶部分,创造一种雕刻华丽,用料考究的高级石台阶,并名为“须弥座”,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而作为古典园林的经典,苏州园林建筑中厅、堂、楼、阁前的月台,也属须弥座,作为园林建筑的地基,是随处可见的。
  1.2 屋身
  苏州园林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传统建筑的中段多为木柱,墙体只是作为划分空间的间隔,不承重,屋顶部分的重量主要有梁柱承担,再传给基础,因此古典园林建筑有“墙倒屋不塌”的特性;建筑室内往往不用封闭的隔墙,而用半透空“隔扇”或全通透“罩”作为分割,上部天花作成各种形式的“轩”,秀美而富于变化;栏杆、挂落等各种木装则力求精细,门窗多空灵通透,使内外空间连通、渗透。
  1.3 屋顶
  典建筑的屋顶,是从汉代开始逐步演变定型,但形式极为丰富,如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攒尖式等,而屋顶转角处的起翘(向上翘)和出翘(水平方向凸出),更是西方屋顶所没有,它不仅有利于排水,同时具有“视觉矫正”的作用,使房屋稳定、轻快,曲线跷曲,流畅轻盈;而其色彩一般素雅明净,极易与自然的山、水、树木等相协调,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感觉。
  2 建筑布局
  2.1 自由有序,情趣自然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历代文人雅士和造园者,把各自的人文思想、审美情趣,融注到园林的建构中。园林中的一花一木、山水林泉、亭台楼阁,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维,形成意境深远、超凡脱俗的园林艺术特色。
  2.2 疏密有致,黑白分明
  在园林规划布局中,景物过密,就会使人感到窒息,过疏则又松弛无力,因此要处理好疏密关系。园林建筑布局同样如此,才能取得完美的境界。以网师园为例,其不均匀的建筑布局,使疏密变化极其强烈地达到了黑白分明的效果。其入口两侧小山从桂轩和琴室一带,空间紧凑,建筑排列有序,分布集中,使人置身于建筑围合成的天井空间之中,加上景素众多,令人目不暇接;岁廊而入,过濯缨水阁到中部,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大水面四周:或桥、或廊、或亭、或假山,建筑密度顿时减少,使人视线大开,心理放松;至“月到风来亭”时感到周身一丝凉意,心旷神怡;而北部“看松读画轩”与“读画楼”一带建筑又一次相对集中。网师园中园林建筑正是在这种由密到疏、由疏到密中,或旷、或奥,奏响了一首节奏强烈的乐章。
  2.3 巧于因借,内外结合
  “因”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内外结合意思是说,园虽有内外之别,但景色并无远近之分,如遇晴山耸立的秀色,古寺凌空的胜景,凡是目力所及的,庸俗的给予遮蔽,美好的应该汲取过来。例如在园林空间开阔的情况下,建筑物作为构景要素,其作用主要在于点景和观景,正因为点景的建筑占据着山水的“开面”部位,他们往往也是观景的特定场所,能够看得远看得尽。
  2.4 以围为主,高低错落
  中国园林不论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先围合,然后在此块内进行一番精心的营造,园林建筑布局紧密地配合着这种封闭的造园方式。而在环境幽寂的地段或者小型的庭园,则用建筑物虚实高低错落的连续展开,辅以山石花木,环绕着一泓清池,一泓清池而围合成内聚的园林空间。环状的回游路线诱导人们往近处看,往身边的细致处看,另具一番亲切宁静的气氛。苏州留园中部面积不足6667m2,将地形改成西北高,东南低,以水面为中心,园林建筑沿周边整整地布局了一圈,或上或下,或轻或重,或曲或折,不断改变视角和视线方向,步移景异,美不胜收。
  2.5 化整为零,造型别致
  苏州园林在总体布局上,普遍地运用景区划分的方法来创造功能、特点、主题不同的园林空间环境,而景区之间又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即使较大的人工山水园也多半采取化整为零的“集锦式”的布局,利用传统木构架建筑群体组合的灵活性、穿插以山石花木而将全园划分为一系列各具不同景观特色的大大小小的空间——景区。景区之间,曲径通幽,有弯曲的道路联络;更以“对景”“障景”的手法而形成似隔非隔的联系。由于这些有形的联络的无形的联系,人们被引导着从一处景观经由峰回路转而达到另一处始料未及的,全然不同意趣的景观。
  参考文献
  1 王玲.略论江南古典园林建筑空间的意境美[J].山西建筑,2012(11)
  2 李欣.从苏州园林看园林建筑艺术意境的创造[J].美与时代(上),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