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开放型城市公园

  【摘要】城市公园是与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城市绿地类型之一。都市的快节奏步调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疏离了自然环境,加之钢筋混凝土间的高压劳作,更使人们满载负荷,因而使都市人身心再生的休闲开放空间便成为体现都市生活和文化的众选之地。

  【关键词】城市公园,外围开放型

  1.解析城市公园

  几乎每个中国人的家庭的合照中,总有最重要的一两张的背景就是公园,城市的公园属于城市开放空间之一。

  城市公园对于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进行户外活动而言非常重要。

  公园绿地又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五个种类。

  传统的公园是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玩、观赏、娱乐的园林。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资本主义初期的欧洲,一些皇家贵族的园林逐渐向公众开放,形成最初的公园。

  外围开放型公园是现代公园的一种新形式。在公园范围内,绝大部分用地24H可以供市民使用,而有一小部分用地是全天只开放8-10小时的一种公园模式。

  2.外围开放性城市公园分析

  2.1.案例分析

  (1)上海市中山公园

  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三号线与四号线在此设有换乘点。园内以优美的古典景观著称,周边则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圈,有米兰广场、新宁购物中心、玫瑰坊商业街、龙之梦购物广场、多媒体广场等外围开放性城市公园的提点是:设有园墙,但临城市道路将园墙退离红线,从而在城市公园外围形成一个开放性区域。园墙围合的公园主体部分可以采用夜间闭园管理。而外围开放性区域就24h供市民使用。

  (2)上海市古城公园

  公园的整体景观以现代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处理手法为特征,形成与周边城市建筑和空间尺度相平衡的大型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景观视觉通道由新开河伸向豫园,形成上海未来和昨天(陆家嘴和豫园)的对话。沿下沉式广场至丹凤台的弧形坡道逐步上升,似乎在探索历史的轨迹,述说着“城墙的故事”。沿人民路为大片草坪和蜿蜒曲折的小溪,让人联想到老城厢的护城河,形成了蕴藏着特殊历史人文内涵的城市景致。沿福佑路和安仁街为密植树林,一方面成为老城厢城市机理与现代城市空间之间的缓冲和过渡,另一方面在森林中再现“钱业公所”的古典风范,缅怀过去岁月,产生感受上的距离感。丹凤台为全园的最高点,让游客体验到站在当时丹凤楼位置上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上海历史文化的价值。

  2.2.外围开放性城市公园的特点

  外围开放性公园的特点是:

  ① 设有园墙,但在临城市道路等区域将园墙较多的退离用地红线,从而在综合公园外围形成一个开放型区域。

  ② 外围开放型区域则24H供市民使用。

  ③ 在市民使用上,外围开放性城市公园是拿出了一部分面积,全天满足市民需要。

  ④ 在公园管理上,公园的主体可以进行夜间关闭管理。

  ⑤ 在视觉景观上,通过设置开放区域,同样可以在公园和周边城市空间共享。

  ⑥ 在服务功能上,既可以更方便地服务市民,而且还可以提高公园的收入。

  因此,开放性模式的优点是:

  ①方便市民的使用而且成本和难度较小。②和开放性模式一样,让周边空间共享公园自然景观。③和开放性模式相近,对于公共设施的时间延长,增加服务对象,对于公园经济收入很大促进。

  2.3.外围开放性城市公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1)对外围开放性城市公园的认识不清晰

  (2)外围开放性的管理问题

  (3)外围开放性园墙内外的处理问题

  (4)外围开放性建筑密度的控制问题

  3.城市公园设计思路

  3.1.服务对象

  在设计公园时,要明确使用对象,如中老年、儿童,以及部分的年轻人,对于人群的明确有利于做到设计合情合理。

  3.2.规划界限的确定

  外围开放型公园,必须要划分内外开放的部分,界限可以是清晰的墙体,也可以是隐墙(如花草树木等),外部可以全天24H开放给公众,而内部全天仅开放8-10H左右。

  3.3.景观设计

  ①道路:外围开放型区域的道路系统宜简洁清晰,出入密度较高,公共性强。特别应注意内部空间的安全性,避免游人可达空间出现阴角、死角。以乔木林为主的公共活动空间应提高其可达性、边缘通透性。

  ②绿化:绿化注重植物栽植和实现生态效益的物质功能,同时也含有一定的"美化"意思,更加注重精神功能,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艺术效果和综合功能。

  ③水景:把水景作为生态景观公园的生命和灵魂。在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设计涌泉(水源)、溪涧、小溪、池塘和中心水池(大水面)等水景,以丰富生态景观公园的水景观资源,提高了公园的档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景观。

  3.4.管理对策

  人大代表建议加强管理,开放式公园存在的治安隐患问题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关注,有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强开放式公园治安管理的建议》。

  4.结语

  城市公园是人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城市绿地类型之一。通过总结这种模式的特点,指出外围开放性城市公园是可以在市民使用和管理取得相对的平衡点。

  对于外围开放性公园将成为我国新建公园和改造的主要模式的判断,本文旨在阐述外围开放性公园的概念,提出些许建议,并希望各方对外围开放性城市公园理念和规划设计作更多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胡玎.上海市综合公园及其周边地区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1999.

  【2】 胡玎,王越.与市长们交谈-感悟城市标志性公共空间【J】.园林,2007(9).

  【3】 摘自2005年12月30日《广东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