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需求日益增加,园林景观在优化城市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园林景观工程中,水景的设计与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如何科学、合理的设计水景,确保水景施工的顺利进展,是园林景观施工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我国园林景观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园林景观工程中水景的设计与施工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水景;设计;施工

  1 科学、合理的水景设计

  1.1 水景的总体设计

  在对园林水景进行总体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必须考虑水景的周围环境,掌握水景环境的基本要素;其次,应充分考虑水景具备的多种形式,对此,可以分别列出水景的多种组合形式,绘制相关的效果图,选择最佳的水景组合形式。水景形态通常包括静水、喷水、落水以及流水等四种形态,通过对这四种形态的科学设计,可以形成多姿多彩的水景画面。随着喷头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景的喷水姿态更加地丰富多彩。水景形式的选择,与应用场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水景形式的选择通常需符合相关的应用场所。比如,在一些适用于集会场所德广场中,可以选择音乐喷泉的组合形式。音乐喷泉将水形、音乐与灯光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人们在欣赏水景时,不仅在视觉上得到享受,而且听觉上也得到享受。在住宅区的园林景观中,则可以选择溪流环绕的组成形式,溪流环绕充分体现出住宅区环境的静谧悠然,使居民在生活休息的空间中,享受到一种宁静恬淡的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1.2 桥梁与亭子的设计

  桥梁与亭子是水景设计中两个关键的因素,对水景的整体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景建设中,桥梁不仅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而且是水景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因此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2]。水景桥梁的设计,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园林道路系统的交通情况,水景观赏路线及主要的观景点等等。亭子的位置的选择通常取决于水面的宽度,若为小水面,亭子可以建在与水面接近的地方,方便市民欣赏涟漪;若为大水面,则可以建在临水高台处,或者建在位置较高的石亟上,方便市民欣赏远山近水,达到舒展胸怀的目的。此外,亭子还建在桥梁上,使水景空间多层次化,增加人们的美感,提升水景工程的整体效果。

  2 水景工程的施工问题

  2.1 水下照明灯具应注意的事项

  水下照明灯具是水景工程常用的设备之一,在水景喷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水景工程使用的水下照明灯具通常为塑料支架的飞利浦水下灯,这种水下灯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由于结构强度比较差,在外力作用及强烈水波下,容易遭受破坏;灯具密封的可靠性比较差,在日照作用下,灯具密封所使用的塑料容易出现老化的现象。水景工程水下照明灯具遭受破坏,或者密封塑料遭受破坏,均可出现漏电现象,使水体带电,因而容易引发触电安全事故。对此,在一些参与性较强且无隔离的水景工程中,应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相关的要求或者相关的准则,选择12伏安全超低电压进行供电,其灯体必须使用具备较高强度的灯具壳体将其完全屏蔽,灯具外壳必须给予可靠接地,同时,池体钢筋网可以选择等电位联结措施,且其必须与接地装置相连,变压器高低压之间的绕线圈,必须进行严格的绝缘措施。在进行初级隔离分开时,变压器铁芯可以选择接地。此外,在水景工程中,还应设置漏电保护开关,减少或者避免触电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市民的人身安全。

  2.2 水泵的选择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为降低水景工程造价,节省水景的建筑面积,而选择潜水泵作为水景工程必要的水力提升设备。潜水泵无需建构泵房,但其可靠性比较低,因此容易带来不良的后果,一方面,水景工程容易出现局部缺陷,影响水景的整体造型,另一方面,水泵绝缘破坏可以致使水体带电,因而引发触电安全事故。对此,有些施工单位在水景施工中选择离心泵,与潜水泵相比,离心泵的管道长度比较长,因此必须构建相应的泵房,泵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景工程的造价,而且影响水景的整体观赏效果。因此,对高可靠性潜水泵的研究非常重要,其对水景工程造价的降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3 管材的选择

  传统的水景工程通常选择热镀锌钢管,但热镀锌钢管容易出现多种问题,比如,使用时间过久,其表面容易出现锈蚀的现象,影响水景的整体美观,降低钢管的使用寿命。不锈钢管与铜管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管材,其可以避免锈蚀现象的产生,但造价比钢管要高得多。UPAC管材同样能够避免锈蚀现象的产生,且其寿命比较长,通常可达50年以上,但其耐热性非常差,若受光线光直接照射,则容易出现老化及变色等多种问题。对此,可以将其深埋于池底板下,对于裸露部分,则可以选择不锈钢管或者铜管,这样既可以降低管材造价,又可以解决UPAC管材的光照问题。

  参考文献

  1 兰波.城市环城水系河道景观规划探讨——以南宁市江北环城水系为例[J].规划师,2011(11)

  2 李平丽.基于生态观的河流生态恢复与建设规划研究——以清徐县水系规划研究为例[J].规划师,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