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水要素
摘 要: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要素为研究对象,对它的发展特点、文化意义、类型和设计要求进行归纳阐述,同时将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中的水景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古典园林 水体 文化内涵 现代园林 水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c)-0216-0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它巧妙地将山石、水体、建筑、植物、道路等构成要素有机结合,创造出许多和谐高雅的艺术成果,并以其玲珑别致的格局,含蓄深邃的意境,在中国各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然而,任何一个园林作品的完成都离不开上述几大要素的设计和相互搭配。水体作为其中主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在园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园林中的水体要素为研究对象,对它的发展特点、文化意义、类型和设计要求进行归纳阐述,同时将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水景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1 园林水体的发展特点
我国古典园林对于水体的记载,可以向上追溯到周代,《诗经・大雅》中曾写到“王在灵沼,于韧鱼跃”,意思是周文王在灵沼看到鱼儿跳跃在水很满的池中。[1]从那时开始,水体就成为园林的一部分。到了汉代,池沼的修建得到普及,汉武帝在建章宫苑中修建太液池,内设三岛,取名蓬莱、方丈、瀛洲,由此开起了中国古典园林中“一池三山”的传统造园模式。在后来的造园中,水体就被广泛的应用开来。从南到北,我国的古典园林几乎无园不水,再加上山石、建筑、植物的搭配和映衬,水景往往能更好的体现园林的诗画情趣和不尽深远的意境。设计上,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体大多源于自然界的湖、池、潭、溪等,迂回曲折,曲径通幽,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师法自然却又不拘泥自然,通过对自然水体精华的提炼,对园林水体进行抒情式的再创造,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家园林利用开阔的水面布局岛屿、桥梁和建筑,彰显气势。典型的代表如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北海公园、杭州西湖;私家园林则以造小水池象征千里江湖,小中见大,典型代表如苏州拙政园、网师园。
2 园林水体的文化内涵
环境有水则灵,有水园林才能显出生机。不仅如此,水是园林的灵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被古代哲人赋予了具有深层次的思想内涵,揭示了具有象征寓意的处世之道,感染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也涤荡着后来人的心灵。
老子曾经说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意思是最大的善就像水一样,恩泽万物却不争名逐利,身处别人所厌恶的地方,不彰显自己。古典园林中,很多建筑邻水而建,为突出建筑的主要地位,多数建筑体前部架起挑出水面,给人感觉水是从建筑下面流过,显得含蓄而有意境;在水池岸边搭配植物、置石,将水岸线交错掩映,形成池水宽阔无边的感觉,增加了园林景深和层次感,这些常用的造景手法却暗含着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水的谦和处下,甘当陪衬。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低处纳百川。正是水的这种谦和处下的态度,将周边的山石、植物、建筑及上面的蓝天都映入其中,丰富了园林景观的内容和空间,使人感受到了水的清澈和包容,在园林造景上反而达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3 园林水体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3.1 园林水体的类型
3.1.1 按水的情态分
园林水体的类型可分为静水和动水。静水主要包括池塘、湖泊等。池塘水体面积较小,形式简单,没有岛屿、桥梁的修饰,岸线相对平直,常见于书院或寺庙园林。湖泊一般是较开阔的静水面,因为它的相对空间较大,所以常作为全园的构图中心,如苏州拙政园内水面集中位于园中央,四周围以廊榭回路,给人以开敞空间的感受。
动水主要包括瀑布、溪涧、河流等。瀑布是从山壁或河身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体,是高山流水的精华所在。溪涧往往出现在瀑布清泉的下游,是一种从山间流出的动态水,溪涧蜿蜒曲折,源远流长,两岸树木掩映,表现出山水相依的景象。如浙江杭州龙井九溪十八涧,起源于杨梅岭的杨家坞,然后汇合九个山坞的细流成溪。[2]曲水也是溪涧的一种,今绍兴兰亭的“曲水流觞”就是用自然山石以理涧法作成的。园林中河流水面相对窄长,线条富于变化,两岸设邻水建筑并适当配置植物,窄处架桥,从纵向看,增加景深效果,如北京颐和园后湖,扬州瘦西湖等。
3.1.2 按水的布局分
园林水体从布局上分为聚集式和分散式两种。一般来说根据具体情况,水面小则聚,水面大则分,聚合而不显呆板,分散却不显杂乱。聚合式水体往往位于构图的中心位置,是园林中的主景,其四周环列建筑亭廊,从而形成一种内聚、向心的格局。由于水面聚合保持了水的完整性,所以视觉上起到扩大有限空间的宽敞感觉。多用在面积不大的小庭院,体现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如苏州园林中的网师园。分散式水体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将水面分成若干的带状或块状空间,各空间之间采用实隔或虚隔的方式保持相互联系,形成一种隐约迷离和不可穷尽的感受。分散用水虽不能成为主景,造成千顷汪洋那样一种辽阔开朗的气势,但却有助于获得朴素自然的情趣。例如:承德避暑山庄东南部的湖泊自然景区,尽显自然景致。带状水系曲折而狭长,自身具有强烈的宽窄对比,时开时合忽收忽放的节奏变化增加了水面深邃幽藏的感觉。[3]
3.1.3 按水的驳岸线条类型分
园林中的水体按驳岸线条类型分可以分为规则式水体、自然式水体和混合式水体。规则式水体如北海公园静心斋的方形水池,南京煦园的长方形水池;自然式水体如北京颐和园的后溪河,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等;混合式水体如颐和园扬仁风内的水池。
3.2 园林水体设计的要求
3.2.1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根据设计区域的地势高低及周边环境情况综合考虑,合理制定水体的大小和形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园林外的河道或水系引入院内,尽量使土方工程量减到最少。 3.2.2 水系完整,主次分明
水体设计要做到“疏水之去由,查水之来历”,意思是要梳理水源的流向,考察水系的来源。根据水的流向和流量组织较为科学完整的水流体系和排水系统,同时对于潭、溪、沼、池、湖面等不同水体要有主次等级的区分。
3.2.3 山水相依,相互映衬
中国古典园林更多的强调自然山水园的创作,山与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水体设计还要考虑与周围山体、地形间的相互穿插,渗透与融汇,不能形成无缘的水,孤立的山。[4]
4 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水景设计比较分析
现代园林水景在城市公园、广场经常见到,其修建的目的是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在城市中也能欣赏到自然的风光。[5]笔者根据平时所学和自身理解,将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水景设计从几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
通过对比,笔者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古典园林水景设计手法存在局限性,已经满足不了现代水景设计的要求。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古典园林中水景的设计,我们应该批判地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水景设计的思想理念是我们现代造园水景设计的理论基础,它蕴含着我们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但设计的思想是通过设计的形式表现的,就形式而言,古典园林水景设计相对单一,缺乏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借鉴西方先进的表现形式,洋为中用,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结合新材料的使用,才能再造中国古典园林水景在现代的辉煌。
作为园林设计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开拓思路,从古典园林水体设计的思想内涵出发,利用新材料、新科技和新形式,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水体景观。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5.
[2]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9.
[3] 杨文会.中国古典园林中山石与水体的审美意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8(3).
[4] 唐学山,李雄,曹礼昆.园林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77.
[5] 谢凌雁,林萍,张鸣灿.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水体植物景观对比[J].北方园艺,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