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把城市中不同种类的绿化带与城市所依托的自然环境予以规划,逐渐形成了有机体系绿地系统。通过适地适树与植物多样性的原则,合理搭配园林植物,能够对城市绿化效果进行全面优化,对城市环境作用予以合理改善,并且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城市绿化建设 园林植物 作用 配置 
  所谓的园林植物具体指的就是人工栽培而形成的观赏植物,不仅可以美化和改善环境,而且还能够增添情趣,具体包括了草本与木本植物。而园林树木主要指的就是木本园林植物,草本园林植物则被称之为花卉。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园林植物的作用十分重要,为此,一定要确保其配置的合理性。 
  1 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作用 
  现阶段,基于城市化发展速度的提高,经济水平不断完善,而且人口数量也逐渐增加,增强了温室效应,所以,城市生态环境呈现出恶化的趋势。正是因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失衡性,对其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在城市绿化建设当中,园林植物是其中重要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城市生态平衡维护方面,对城市环境进行改善方面,对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优化方面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1]。在配置园林植物方面,不仅要适应本地气候环境,同时还应当充分展现绿化地整体的美感。对植被形体进行合理地利用,有效设计线条与色彩,进而在植物季节性与生命周期变化方面发挥更理想的作用。只有对自然进行深入了解与尊重,予以改善才能够实现园林植物配置的目标,使得人和自然能够更加和谐地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随着人们自身环保意识的增强,也随之提高了居住环境要求,所以,城市绿化建设备受关注。很多专家与学者认为,应当实现园林植物进入城市这一目标,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生态功能,合理改善城市环境污染的状况。而城市绿化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而推动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对生态环境全面维护则应当作为城市绿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2 城市绿化建设中园林植物配置 
  2.1 孤植 
  对于单株的乔木可以采取孤立种植的方式,而在孤植树的下方不能够种植灌木。其中,孤植树在局部空间中可以作为主要景观,以供人们进行观赏,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庇荫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场地。孤植这种配置方式,可以选择树冠开张且体形雄伟、寿命相对较长,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可以使香樟、银杏与垂柳等等。而在具体配置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孤植树和附近环境关系进行合理地考虑,确保体形和环境能够协调,且色彩同环境应当有一定差异[2]。通常情况下,如果将孤植树布置在高地或者是大草坪处,那么一定要保证树种的树体是高大的,且树冠的轮廓要丰富,只有这样才能够同大环境平衡。如果所布置的区域是小型的林中草地或者是院落,那么树种的树体应当小巧,树型轮廓也应当优美。 
  2.2 对植 
  如果配置的方式是根据轴线关系对称或者是均衡种植的标准,这就是对植。而这种方式通常比较适合在公园或者是广场以及道路入口处,包括对称与非对称两种方式。其中,对称式的种植适用在规则种植的环境当中,而非对称式的种植则比较适用在自然式的种植环境当中。而根据特定株行距,进行成行成列栽植,这属于列植,其景观十分整齐,而且气势庞大。将列植和道路进行配合,能够形成夹景。一般来讲,列植比较适用在规则式的种植环境当中,尤其是建筑、水池与道路等。 
  2.3 丛植 
  将2-10株树木进行组合种植的这种配置方式被称为丛植,其种植类型就是树丛。而树丛具体表现为树木群体的魅力,同时,需要在构图方面对单株个体魅力予以充分考虑[3]。为此,被选择当作树丛组成部分的单株树木,一定要确保具有特殊的观赏价值。第一,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并且能够保证所构成的植物群落是稳定的;第二,在平面布置方面一定要疏密有致,在立体构图方面要参差错落;第三,对于树丛当中的植株个体,一定要保证形态与色彩的协调性,但是,也同样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充分展现出变化统一性特点;第四,在树丛的附近,一定要确保开阔性,适当地预留出观赏的视距。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我国园林植物的资源十分丰富,所以,在开展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对自然资源予以合理地应用,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规划的科学合理,最终组成功能完整且自然的植物群落,充分展现出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园林植物特点,特别是美感,同时,也能够发挥其生态功能与效益。文章通过对城市绿化建设中园林植物的作用分析,以孤植、对植、丛植的配置方式为重点展开了全面地讨论和研究,希望能够为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结发.城市绿化建设中园林植物的作用与配置[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z1):106-107. 
  [2] 张永.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及配置原则[J].绿色科技,2011(1):15-17. 
  [3] 周旭.浅谈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91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