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中日的园林设计对比入手,详细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中国园林用文学艺术的手法表达较多,日本则喜欢用拟佛拟神的较为晦涩的语言。中国园林生动形象,表现了乐天爱人的景象,而日本园林则是在荒凉孤寂的山林中体现着孤独的禅意和对短暂人生的寂寞思考。二者之间有许多内在联系和血脉传承。 

[关键词] 中日;园林设计;比较 
  东方园林以含蓄、恬静、淡泊、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 
  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因为同属东方体系。对自然物的各种客观的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却以对自然的主观把握为主。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以含蓄的藏的境界为上。是一种模拟自然,追寻自然的封闭式园林。我们从环境、类型、思想和手法等方面对中国、日本两种园林风格的异同分别进行探讨,以求全面地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性。 
  1、地理环境的不同 
  中日于国土环境之上的本质区别在于大陆和海岛的差别。两者各成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东南为海,西北为山的中国,山地多,平原少。以山和水为骨架的格局最直接体现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其次,在山水平衡上,中国园林表现为山多水少,平地多水面少。山水本质的意义中,中国园林水景取像是讲和溪瀑的流水和沼泽湖海的静水两方面,山景中,园池以外的是以中国本土的山峦为母题,园池以内的则是以海外三神山为蓝本,而以园林的西北为山东南为水的布局,本质上是对中国地形的模仿。此外,园林中除了山水的创造,还有路创造,即所谓路以曲为美,以幽为上的原则。 
  日本陆地面积狭小,岛上山地多平原少。与中国相似的陆地环境,加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使得日本园林也选择了以山水为骨干的形式。日本园林的山取象于富士山和本州岛、四国、九州岛、北海道四大岛屿及其周围四千多个小岛。总体上看,日本园林本质为池泉式,以池比拟海洋,以石比拟矶岛,泉为水源,池为水象,池泉为基础,石岛为点缀,舟桥为沟通。 
  如果说地理环境的不同决定园林山水性质的不同,那么气候差异则决定了园林建筑和植物的差异。中国北方寒冷,园林建筑以防寒为主而形成端庄厚重的风格,江南气候宜人,需要更多的通风和采光措施,所以园林建筑小巧玲珑。在树木方面,中国土地开发早,破坏较重,恢复较慢,加上大陆性季风气候,茂密森林不多,所以中国园林树木不多。与中国园林以建筑为主景明显不同,自然式和整形式植物成为日本园林的主体绿化模式,且连苔藓和蕨类也成为同等重要的主景,植物形式的多样化远胜于中国园林。 
  2、园林类型的比较 
  中日两国的古典园林都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三类。中国皇家园林的指导思想一直是在为皇室提供宴游狩猎的场所时不忘体现帝王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故而显出庄重、典雅、气派、大方、华贵等特点,具体表现为面积规模大,山体高耸,水面开阔,有一定的轴线和对称,建筑呈现出北方风格。中国的私家园林则以诸多江南园林为代表,其特点是面积小,文人意味浓厚,山体矮小,水面狭窄。日本即使皇家园林的手法也都是小山小水、茅茨草屋、不施粉黛、树多屋少、伏式置石、土桥平桥,且规模较小。由于自镰仓时代到江户时代近千年中日本都是由将军执政,故日本的私园以武家园林为主,与中国的文人园有别,其特点是园林面积大,建筑体量大,彩画多,立石规模也大,园林整体开阔舒朗,在规模和装饰上都胜过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日本的宗教园林风格明显,讲究禅思枯意,靠园林本身塑造宗教的气氛和形象在手法上有非常独特的枯山水庭院,而神社园林则以建筑为主,庭前的一片白沙映衬出分外的神圣与神秘。 
  3、造园设计手法的差异 
  东方园林从来都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在表现天人关系的各种造园手法上,体现出中日园林在思想追求上的诸多不同。中国园林建筑多,体量大,表明人力的伟大,日本园林建筑少,体量小,表明人力的弱小。中国园林装饰华丽,建筑的群体组合,讲究联系和紧凑的布局,表明工艺上的人巧,日本园林则极力尊重自然造化的天巧。中国园林与外界一般都用较实较重较厚的墙隔开,表明人与自然的平等和独立,日本园林较少用围墙,即使用,也以虚和薄为特色,表明人与自然的亲近。中国园林属于山性,有着坚定、刚强和永恒的特点,日本则属于水性,具有水的可塑性、柔软性和稍纵即逝的易变性。在植物方面,中国园林的绿化少且多用高大浓荫的乔木、灌木都表现出中国人的高傲和自信,而日本的大量绿化和用低级植物及草地的方法则显出日本人的比较谦虚和谨慎。而日本园林则偏重于自然的成分,如枯石、枯水、草坡、苔藓等,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天性。其游览以远观事物外表,坐思事理内在,重于心与心的天人对话。 
  4、人文思想与文化背景的比较 
  两国的园林设计都基于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也正是因为道家的这种思想才造就了东方园林体系独有的从单纯的模仿和取法自然出发而上升到象征和抽象自然,从而高于自然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法,但而后两家却各自向儒家和佛家两方向发展。中国偏于儒,显现出入世治世的特点和仁者的理想观,日本偏于佛,以智者的形象带有出世解脱的色彩。中国园林的布局思维介于具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日本则在形象和抽象之间。中国园林用文学艺术的手法表达较多,日本则喜欢用拟佛拟神的较为晦涩的语言。中国园林生动形象,表现了乐天爱人的景象,而日本园林则是在荒凉孤寂的山林中体现着孤独的禅意和对短暂人生的寂寞思考。 
  日本是在不断吸取中国文化的先进成分才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但是日本在吸取的同时却对输入的文化进行了及时的吸收和改进,使其适于本国的生存环境,从文字、宗教、伦理到文学、绘画、书道、茶道、剑道、花道等,无不如此,所以现在的日本文化虽然无处不透着中国的影子,却又无处不体现出日本特有的民族个性,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东方园林设计规划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3版)[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周长亮,王洪书,张吉祥.景观规划设计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尼跃红.室内设计形式语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成玉宁.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