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建设中更加重视园林植物造景的发展。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等,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植物景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本文介绍了城市园林植物的功能,阐述了植物造景的运用手法和生态园林产生的效益,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效益
1.城市园林植物的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绿色环保意识的加强,城市绿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将园林植物引入城市,让植物发挥其生态功能,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城市园林植物的基本功能是作为现代城市绿化建设的根本要素,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实在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这一目标上。
1.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舒适生活空间
城市绿地系统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等过程,不仅能提高城市的绿地率,也能充分利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美丽和安全,从而为城市居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人们以“城市之肺”来比喻植物对城市的作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要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功能。
1.2 美化市容,烘托城市的文化底蕴
城市园林绿化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植物的配制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同时营造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美好的市容风貌不仅可以给人美的享受,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并获得知识的启迪。美好的市容风貌还有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有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从一个城市的植物景观配置上,不仅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人的性格,同样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时代文化特征或地域的文化特色。因此,成功的城市园林绿化在美化市容的同时,还能充分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这是城市园林绿化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2. 植物造景的手法
2.1 利用园林景观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植物景观中季相是极为重要的,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合理配置,达到四季有景。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的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花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的秋季景观;由腊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的冬季景观。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创造园林四季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
2.2 利用园林景观植物展现地域性特色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各异,园内应有本地区的代表性观赏植物。地区性的乡土树种是体现园林地方特色的最好材料。如我国华南地区的木棉、凤凰木、蒲葵、芭蕉、羊蹄甲、榕树等热带植物与东北地区的云杉、冷杉、杜松、水曲柳、桦树等寒带植物,不论是生态习性还是季相景观表现,都有很大的差异,各有各的景观特色,也是园林植物自然美的表现。
2.3 园林植物造景是进行意境创造的表达
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心旷神怡的物境感受,还可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即意境。意境是中国文学与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也贯穿于“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园林艺术表现中。中国文学和绘画艺术采用比拟、联想的手法将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赋予人格化。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意志,作为情感的寄托。或寄情于景或因景而生情,园林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
2.4 运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被视为单体建筑,各种藤本植物爬满棚架及屋顶,绿篱修剪整形后颇似墙体,平坦整齐的草坪铺展于水平地面,因此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导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借助借景、障景等手法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人们的视线、视境的改变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
3.生态园林产生的效益分析
3.1 景观效益
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扩大了绿量,提高了透视率,创造了优美的林冠线和自然的林缘线,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营造多姿多彩的植物群落,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的渴求,调和过多的建筑、道路、桥梁等生硬的人工景观对人产生的心理压抑。园林中的植物群落与山坡、建筑、水体、草坪等搭配及易形成主景,山坡上的植物群落可以衬托地形的变化,使山坡变得郁郁葱葱,创作出优美的森林景观;建筑物旁的植物群落对建筑物起到很好的遮挡和装饰作用,城市建筑也因掩映于充满生机的植物群落而充满活力;以草坪为背景和基调营造的植物群落能够丰富草坪的层次和色彩,提高草坪和植物群落的观赏价值。
3.2 生态效益
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来实现的。生态效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植物群落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层次与数量,所以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指数高,光合能力增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比单层树木大,例如乔灌草结合的群落产生生态效益比草坪高4 倍。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稳定性强,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也明显增强,因此,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建立尽可能多的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
3.3 社会效益
按生态园林绿地的观点,把园林办成人们走向自然的第一课堂,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启示人们应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创建知识型植物群落,激发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组建保健型植物群落,则让人们同植物和睦相处;生产型植物群落告诉人们绿色植物是生存之本;观赏植物群落将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住宅附近成片的植物群落,有助于消除人们的身心疲劳和精神压抑,及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公益观念。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绿色植物,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园林不单是游憩场所,而应是人类得诸自然、还诸自然的一块人工植物群落。
3.4 经济效益
现在植物的养护管理手段,浪费财务、时间和人力,又会污染环境。稳定的植物群落具有自我维护和调节能力,可以将树叶转变为植物营养的原料,变废为宝,减少不必要的养护管理工作。建立阳性与中、阴性,深根与浅根,落叶与常绿,针叶与阔叶等混交类型的植物群落,使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生态因子,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又可防止病虫害,从根本上降低可养管费用。另外,园林植物具有多种经济价值,园林经济效益应从目前第三产业收入向着开发园林植物自身资源转化。
结语
花草树木品类和色彩的丰富及其与山、水、建筑的和谐配置,是园林构景艺术的重要内容,同时,植物景观的配置也是组织结构园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重视植物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