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哲学思想基础和典型模式入手,分析其特有的生态观念,以期探索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又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园林景观造园手法。 

  关键词:古典园林;哲学思想;生态观念 

  1 中国古典园林生态观形成的哲学思想基础 

  1.1 道家思想 

  老庄哲学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生态观最重要的影响,表现在其“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齐同万物”的物我统一的观点。在《老子·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人类活动应遵循大自然客观规律和法则,从而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观表现的尤为崇尚自然,这一思想随着中国园林的发展逐渐内化为他的最高境界——本与自然的同时又高于自然。 

  1.2 儒家思想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仁民,仁民而爱物。”“爱物”的解释之后经过孟子、荀子等儒家思想家的不断探索,提出了“养生”和“节用”的观点。他们所阐述的思想就是我们所共同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3 佛教禅宗思想 

  佛学对中国古典园林更大的影响来自于禅宗。禅宗的核心是“明见心性”,即破除尘俗欲念和束缚,回归心灵自然清净的本来状态。禅宗这种思想迎合了士大夫们的喜好,并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古典园林也开始由“画境”上升到“意境”,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更多的追求象外之意,追求“物我相融”的生态观。 

  1.4 朴素的风水学思想 

  中国人对地理风水的意识产生的很早,“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那样的自然条件下,人民开始懂得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大约在6000~7000年前的半坡村原始村落,在修建时注意了住所的方位、日照和抵御野兽侵袭的问题,经研究发现氏族成员的房子多朝南,保证充足的阳光,遗址四周有防御性壕沟,沟南、北有公共墓地,与住所分开。这是最早人们将风水学运用到房屋和村落的修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风水学的重视。 

  2 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模式 

  2.1 仙道景域的幻想模式 

  在蓬莱地区,人们创造出了蓬莱仙山景观模式,即大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高下周旋15000km,顶平旷可4500km,洪波万丈的黑色圆海成为天然的护山屏障。山上有宫阙、苑圃、玉石、珍禽异兽、令人长生不死的仙食。这样的仙境模式在秦始皇、汉武帝时期运用到了宫苑建设中,为后世帝王提供了创作宫苑池山的一种“秦汉典范”。 

  2.2 风水佳穴模式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时讲究风水,又称堪舆,风水术以四灵之地为理想的环境。“四灵”分别是玄武、青龙、白虎、朱雀,代表了园中的山、河、路、池等环境要素。一般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主要用“六壬盘”和风水罗盘,这种时空合一的相卜占地工具,是将天人合一思想模式化和仪轨化。 

  2.3 壶中天地模式 

  研究人类文明史科研发现,中国的文化定型期是春秋战国时期,而这个时期我国的古典园林模式是关中盆地的壶中天地模式。关中盆地,四周山地关隘围合的围合的渭河谷地是“壶腔”,函谷关是“壶口”,黄河河谷是走廊。这种人居环境的闭合结构和稳定功能是中国古典园林宇宙观的体现。 

  3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观念 

  3.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中国古代整个社会主张人体天道,尊重自然规律,孟子提出“网置以时入洿池,则鱼鳖不可胜食也;斤斧以时入山林,则林不可胜用也”,也就是说有节制的渔猎和砍伐,人们才能得到自然界长久的回报。发展到中国古典园林中,人们也懂得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达到可持续的发展。 

  3.2 因地制宜,施法自然 

  古典园林造园注重原有的自然环境,善加利用,最后达到造园的效果。这种因地制宜、施法自然的思想表现在具体的园林要素中,比如“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理贯通,全园生动”,就是园内的山水在建造的时候,遵循自然的法则,使山有脉络可循,水有源头可觅。植物在搭配的时候也是仿照山野乡间的苔藓、藤蔓、花草的样子,让其自然生长,不加人工修饰。 

  3.3 以小见大,寄情山水 

  中国古典园林属于山水园,都是以自然山水为摹本,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庭院布局,面积虽小,但意境深远,是园子主人的精神寄托之所。比如把水喻为“沧浪”、“濠濮”以表达逍遥自在,自然而然老庄思想,把假山、置石中的“透”、“漏”喻为 “太极图”的圆形之玄妙,“透”具有通透感、空灵感[3];“漏”具有幽深感、神秘感等。 

  4 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生态哲学观念有诸多思想与现代生态学理论相契合,未来中国园林景观的发展应该在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代相结合,体现中国文化底蕴,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