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人们开始关注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这对我国的居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探讨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并研究了小区园林景观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园林景观;小区环境;营造 

  1 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如果在设计中只是单纯地将小区内园林作为观赏园林而言就是十分单一的,但如果应用不得体也只会让其侵占公共绿地,占取公共面积。所以,随着人们对小区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设计者已经不再满足简单的绿地功能而是朝着园林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发展,例如现代园林设计更考虑人的休闲和运动以及文化氛围方面的影响,确保居民在夏天有足够的阴凉,在冬季有足够的阳光,让小区居民真正体验到人性化的设计。 

  2 园林景观设计中注重追求生活情趣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居住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休暇时间,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居住区环境内休闲娱乐。因此,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要求各种小品、设施等造景要素,不仅在功能上符合人们的生活行为,而且要有相应的文化品位,为人们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趣味性强而又方便、安全的休闲空间,从而保证与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协调统一,使设计的总体构思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同时,要强调居民的可参与性。居住区环境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人的视觉景观效果,其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居者的使用,因此应强调居民的可参与性,使居住区环境成为人与自然交融的空间。 

  3 园林景观设计功能布局的多样性 

  在新的土地开发中增加多样性,在原有建成环境上置换和补充某些功能,将居住、工作、休闲与娱乐等土地使用在空间上集中起来,从而使得人们的各种需要就近得到满足,促进多样活动的发生,保证城市空间的持续活力与安全,而与之相伴的是更少的出行需求和通勤时间,更少的交通运输投资和清洁城市方面的花费,城市也将更大程度地向自然开敞。同时,人们可将耗费在通勤上的精力更多地用于交往、户外活动等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政府可将节省下的财力、物力用于公共交通系统的优化,居民步行、骑车环境的改善,生态系统的修复等。 

  4 完善园林景观的道路设计 

  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园路是一个必须要妥善考虑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要在宽度上适于人们的行走,也要方便车辆进出,还要充分考虑到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安全,所以应采用环形道或是人车各行其道的设计方式。同时,配合植物形成不同的园林景观,让行走于其间的居民产生景随步移的感觉。另外,由于园路还承担着连通园林景点的作用,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产生死胡同,使其尽可能呈环状分布。 

  5 加强对园林景观的绿化设计 

  一方面,要注意绿化布局的集中与分散。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更要注重居民的交流、运动和休息。如何围绕小区绿地这一共享空间,组织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丰富小区居民生活,密切人际关系,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集中的中心绿地。但过度集中的中心绿地环境难以安静,感觉空旷,人员往来也复杂,在实际生活中管理也不方便,无形中同小区内大多住户之间拉开距离。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绿化设计中还应考虑设计一些分散的团块绿地,形成一些相对安静的空间,利于小区住户休息和生活。另一方面,注重绿化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住宅小区绿化不同于公园设计,要注重实用功效和美学艺术。在景观效果表达上要结合人文内涵,创造出布满情趣的生活空间。在规划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居民要求,满足小孩嬉戏,老人活动、品茶、下棋以及居民体育锻炼、健身等需求。 

  6 小区园林景观发展的趋势 

  (1)小区景观设计主题化。以某种主题为主的居住区环境设计,或营造独特的社区文化、艺术氛围,或表达对某种生活情调的追求,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当前社会多元化需求中特定群体的需求。设计的主题思想既可以从市场分析出发,又可从居住区区位环境的景观特质提炼出来。(2)小区景观设计艺术化。随着设计师们的日益成熟,小区环境设计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 

  综上所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产行业竞争的加剧,不少地产企业在满足人们基本居住和工作的基础上,也逐步开始关注小区内的园林景观规划,注重小区的品味和环境,以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但地产园林的规划不能单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要与小区的发展融为一体,与居民居住环境相协调,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地产行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也可以为地产园林方面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章俊华.居住区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