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最为可贵的美学财富。其有意识的把园外景物“借”到园内视景空间中来,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在园林建筑规划设计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借景的目的是把各种在形、色、声、香上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引入到本景空间中,使景色更具特色和变化,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借景是为创造艺术意境服务的,对扩大空间,丰富景观效果,提高园林艺术质量的作用很大。“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
本次江南实习与调研就这个话题对苏州园林中借景的运用做了一番总结和归纳并设想了其与现代园林的融合与指导作用。
借景因距离、视角、时间、地点等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可分为直接借景和间接借景。其中直接借景又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而借。
远借与邻借是视观赏距离远近而分。远借通常要有登高或临水的观赏条件,所观大多为色彩较暗淡、模糊的景物轮廓。李白有诗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景即为远借。苏州园林中最为经典的远借莫过于拙政园于北寺塔。由拙政园东部进入中园,从梧竹幽居亭西望,可见巍巍高耸的北寺塔影,掩映于翠绿丛中枝叶扶疏的远方,恰似屹立于园墙之内,大大丰富了中园园景,产生意境深远而优美的感受。(下图)
邻借指以矮墙、柱廊、门窗等,借取周围近距离景色。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谈到:“开窗莫妙于借景,而借景之法,予能得其三昧。”沧浪亭园内缺水,故其在临水处设一复廊,中墙开窗,游人从内廊可借园外之波,外廊行之,园内之景亦收眼底。
拙政园梧竹幽居开空窗(下图),又称“月洞”,即在空白墙上做成满月形状。则外部景观如画一般镶嵌“画框”之中。观赏的角度不同,画框中的画与人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