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岩土工程 » 勘察设计报告
某综合楼地质勘查报告 18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06-07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50 K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某综合楼地质勘查报告 18p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详细勘察阶段,对于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勘探点的间距为15-30m;依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于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详勘阶段勘探点间距应控制在15-35m;
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对于桩基础(摩擦桩)的勘探点间距为20-30m;因此我们在布置勘察工作量时,遵照上述勘探点间距的要求,勘探点的间距控制在30m以内。
在具体勘探点布置时,对于高层建筑沿建筑物的边线和角点布置,勘探点的间距控制在30.0m以内,裙房在利用主楼勘探点的基础上,在间距超标和主楼勘探点控制范围之外,增加部分勘探点。这样整个地块范围内共布置133个勘探点,其中钻孔(含钻探、静探对比孔27个)72个,静力触探孔61个。
高层建筑勘探孔深度的布置兼顾多种基础形式;当满足预应力管桩计算要求时,也可满足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要求,所以高层建筑勘探点的深度按预应力管桩考虑,主要是满足预应力管桩设计计算和变形计算深度的需要,一般勘探点超过预计桩长的(3-5)d(d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m,控制性勘探点深度满足桩基变形计算需要,办公楼控制性孔深度取50米。
评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土木工程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