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岩土工程 » 勘察设计报告
某隧道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5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06-27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26 K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某隧道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5p
(一)主要含水层:
1、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由灰~深灰色厚层状灰岩组成,顶部为灰黄色角砾状泥灰岩夹泥岩。根据钻孔资料,下部岩心较完整,裂隙溶洞不发育,上部岩心破碎,具溶蚀现象。
钻孔抽水试验显示单位涌水量为0.06~0.11L/(s•m)。该含水层为一1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对本掘进工作面影响不大。
2、石炭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太原组下段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L1灰岩)为本掘进工作面揭露岩层,该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不均匀,富水性差异较大,但在西下山绕道下部巷道西下山采区水仓,已对该含水层进行了大面积揭露和水位疏放,且该含水层在此区域涌水量较小,易于疏排,对西下山绕道掘进工作面影响甚微。
(二)隔水层
1、石炭系本溪组铝土质泥岩和一1煤隔水层
本溪组铝土质泥岩全区发育,层位稳定,厚12.50~17.82m(邵2钻孔厚度16.82m;CY-O2-1钻孔厚约15米),主要由黑~深灰色、铝土质泥岩组成,岩石致密,透水性差,隔水性能良好,是奥灰水与上部各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
一1煤呈深黑—黑色,亚金属光泽,亮煤断口贝壳状,质硬,内生裂隙发育,煤层具条带状结构、块状结构和层状构造。煤层结构较简单,含炭质泥岩夹矸,在此区域整体均厚2.3米,也可作为本掘进工作面良好的隔水层。
2、石炭系太原组炭质泥岩、砂质泥岩隔水层
灰岩含水层之间主要由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及薄煤(线)层组成,单层厚度4.3m左右,岩石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是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之间的良好隔水层.
(三)工作面充水因素
1、大气降水: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41.7mm,多集中在7、8、9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0%,是一种季节性、周期性影响的水源。由于本区大面积为基岩裸露,岩石裂隙不发育,不利于大气降水沿岩层层面下渗,根据近年来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分析,降水量对工作面掘进、回采均影响不大。
2、地表水:流过矿井的地表水体为煤窑河,河床底板标高+280m,由北而南注入黄河,煤窑河为一季节性河流,流量一般10~30L/S,由于受二叠系巨厚隔水层的阻隔,对工作面基本无影响,但应注意河道的疏通。
评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土木工程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