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为于都县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1、治理工程布置
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主要包括4座拦挡坝和1座挡土墙等拦挡工程,塌陷区回填回填,尾矿库北侧设置1条截水沟,尾矿库南、西侧初期坝加高及东侧堆积坝骨架植被护坡等工程。
(一)Ⅰ号拦挡坝
根据方案设计,考虑到沟谷上游废4、废5废石堆方量较大,地势较陡,沟谷狭隘,而下游已设置两级拦挡坝(一级坝废砂废水满溢,失去效用),二级坝库容满足拦挡需求,可对下游的废2、废3废石进行有效拦挡,因此,选择在335中段运输通道以上的沟谷开阔地设立Ⅰ号拦挡坝。
(二)Ⅱ号拦挡坝
根据方案设计,将Ⅱ号拦挡坝设立在585中段坑口以上的沟谷宽缓地带。
按照设计方案及后期现场实地调查调整,设计Ⅱ号拦挡坝坝顶标高为618.0m,坝高11m(地面以上),坝顶宽2.5m,坝底宽6.4m,总长度35m,基础埋深暂定为2m,以进入中风化基岩为宜,以最终施工开挖结果确定,工程工作量根据最终确定的基础埋深进行相应调整。
(三)Ⅲ号拦挡坝
根据方案设计,目前在761中段坑口北侧(废8前缘)设立有一临时性挡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下游的中段坑口及中段附属构建筑物进行保护,沟谷下游沟口正对635中段及大片工区,选择在沟口设立Ⅲ号拦挡坝。
(四)Ⅳ号拦挡坝
根据方案设计,Ⅳ号拦挡坝所在沟谷为一泥石流沟谷,上游堆积有废10大部分、废11、废12、废13废石堆,在早期曾在废13下游200m处设立有一拦挡坝,后坝内废石废砂堆满,废水废砂满溢,拦挡坝失去效用,废水废砂沿沟谷一路下流,污染了沟口大面积的农田,多次引发矿山与百姓的矛盾,同时,从经济角度考虑,山上道路不同,工程建设困难,选择在该沟谷谷口设立Ⅳ号拦挡坝。拦挡坝平面布置详见5-1。
(五)废1挡土墙
根据方案设计及后期现场实地调查调整,废1废石堆废石放量约60×104m3,堆放坡度约38°,废石主要由中风化砂岩块石组成,一般呈松散~稍密状态,其孔隙度大,稳定性差,局部已发生滑坡。由于废石堆坡脚距离圩镇、居民区较近,从经济角度考虑,从保护矿山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角度出发,在废1废石堆坡脚前缘设置挡土墙进行支挡。
设计挡土墙高4m(地面以上),墙顶宽1.5m,总长度450m,基础埋深暂定为2m,以最终施工开挖结果确定,工程工作量根据最终确定的基础埋深进行相应调整。上下布两排泄水孔(φ100PVC管),上排距坝顶1.2m,下排距地面0.8m,垂直间距为2m,水平间距均为3m,错开成梅花形布置。断面结构详见图6-2。轴线控制点坐标见表,沿山坡坡脚呈弧形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