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岩土工程 » 边坡与基坑工程
纪念馆扩建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5-07-10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74 K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纪念馆扩建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36p
1.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侵华日军 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
1.2 工程位置:南京 大街418号
1.3 建筑面积:地下二层、地上一层
1.4 基坑开挖深度:6.21~10.35米
1.5 建设单位:南京市 念馆工程建设指挥部
1.6 支护设计单位:中国地 江苏分公司
1.7 支护施工单位:经投标评审、择优选用
1.8执行规范:招标文件规定的计价规范和技术规范
2.场地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南京市水西门大街,茶南一号路以东,水西门大街以南,西为经四路,北为江汉路。场地东西两侧(扩建部分)原建有大量民房、商场,拆迁后整个场地堆满建筑垃圾,地面高低不平,地面绝对标高9.00~11.00m,最大高差约2.00m。该拟建场地地貌属长江低漫滩相。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杂填土(Q4ml):表层为近2年拆房建筑垃圾,松散;下部为20年以上的填土,灰、灰黑色,由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碎砖瓦、石等组成,稍密。该层厚度0.30~3.5m,在暗沟内较厚,约5.80m。
② 粉质粘土(Q4al):黄色~灰黄色,下部为浅灰色。夹小碎砖、石块和植物根系等,无层理。可塑~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中等压缩性,场地东部层厚稍大于场地西侧,并在局部地段缺失。顶板标高4.81~8.65m,层厚0.00~3.30m。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Q4al):新近沉积土,灰色,局部为灰黑色,上部偶夹少量腐植质,流塑,水平层理发育,偶夹有粉砂薄层,在场地西侧局部还夹有软塑状粉质粘土。土质不均匀,摇振反应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低,高压缩性,分布稳定。所夹粉土的单层厚度一般在0.01m~0.40m左右;粉砂薄层单层厚度一般在0.01m~0.20m左右;粉质粘土单层厚度一般在0.10m~0.45m左右。该层顶板标高3.37~7.53m,层厚9.00~13.50m。
③-1 粉土夹粉质粘土(Q4al):新近沉积土,灰色,稍密、很湿,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或粉砂薄层,呈水平韵律沉积,水平层理发育,土质不均匀,分布不稳定,仅在场地西侧分布于③层内,在东侧没有,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中等压缩性。所夹粉质粘土或淤泥质粘土的单层厚度一般在0.10m~0.45m左右;粉砂薄层单层厚度一般在0.01m~0.30m左右。该层顶板标高-5.83~-4.15m,层厚0.60~3.20m。
④ 粉土夹粉质粘土(Q4al):新近沉积土,灰色,稍密,很湿,局部夹粉砂和淤泥质粉质粘土,水平韵律沉积,呈千层饼状,水平层理发育,土质不均匀,分布稳定,场地东西两侧均有分布,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中等压缩性。所夹粉质粘土一般单层厚度在0.10m~0.40m左右;粉砂单层厚度在0.01m~0.40m左右,且分布不稳定;该层顶板标高-9.63~5.12m,层厚6.20~12.00m。
⑤ 粉砂(Q4al):青灰色,饱和,中密,局部夹粉土或粉质粘土薄层,水平韵律沉积,水平层理发育。粉砂中含云母碎片、石英等矿物,土质不均匀,颗粒呈亚圆形及次棱角状,分布稳定,中等压缩性。粉土一般单层厚度在0.10m~0.30m左右;粉质粘土一般单层厚度在0.20m~0.40m左右。该层顶板标高-28.72~-14.89m,层厚3.50~4.50m。
⑤-1粉质粘土夹粉砂(Q4al),部分地段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流塑,局部软塑,水平韵律沉积,呈千层饼状,水平层理发育,土质不均匀。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分布不稳定,仅在场地东侧分布。所夹粉砂一般单层厚度在0.02m~0.30m左右。该层顶板标高-17.86~-16.60m,层厚3.60~11.50m。
⑥ 粉质粘土(Q4al):灰色,软塑~流塑,局部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薄层,水平韵律沉积,水平层理发育,土质不均匀。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中等偏高压缩性。
拟建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属潜水和微承压水,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各土层均赋含地下水,但第①层为强透水层;第②、③、⑥为微透水层;第③-1、④、⑤-1为弱透水层,第⑤层地下水为微承压地下水。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渗入的补给,排泄形式主要以蒸发和侧向径流为主。
勘察期间,测得初见水位埋深在1.40m(绝对标高7.55m)左右,稳定地下水位埋深在0.45~1.30m(绝对标高7.74~6.65m)之间,据调查近3~5年内,年最高水位为0.30m(绝对标高为8.65m),年变化幅度在0.70m左右。
3.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及要求
3.1 本工程±0.00对应的绝对标高为+9.00m,坑底标高为-6.67、-8.17、-10.47,基坑开挖-16.1(-3.5)m,现地面绝对标高为-1.2~-0.12,基坑实际开挖深度为6.21~10.35m。本设计所注标高均相对于±0.00。
3.2本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3.3支护结构形式:
①整个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加两层支撑作为挡土结构。
②采用双排双轴深搅桩作为止水帷幕。
③采用管井疏干坑内地下水。
④深浅坑分界处采用深搅桩重力式挡墙结构支护。
3.4图中钢筋符号:ф表示HPB235钢;Ф表示HRB335钢; 表示HRB400钢。
3.5支护桩、圈梁及砼支撑的砼等级为C30,要求各支护桩主筋锚入圈梁内600mm,支护桩锚入圈梁内50mm。支护桩钢筋保护层50mm,圈梁及砼支撑钢筋保护层35mm,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35d。
3.6第一层钢筋砼支撑撑于桩顶圈梁上,第二层钢管支撑位置处设钢围檩。钢支撑采用2根ф610×12钢管作为支撑材料,连系杆采用[22b槽钢,对钢支撑预应力施加水平不得低于900KN,双管支撑预应力施加必须同步进行。
3.7立柱桩采用钻孔灌注桩,上段立柱采用钢管,立柱桩位置应避开工程桩、柱、地梁及小型承台等,如相矛盾立柱桩(立柱桩只能沿支撑轴线方向移位)位置可作适当调整。
3.8止水帷幕采用双轴深层搅拌机施工,叶片直径为700,桩中心距为1.0m,桩间搭接200mm;使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掺入量为16%,水灰比为0.45-0.55,送浆压力为0.4-0.6MPa,要求28天的强度大于1.0MPa,应进行试配试验以确保达到设计强度;深搅桩施工时,应保证垂直度偏差小于1%,错开搭接,搭接时间不小于24小时,否则需进行补强处理。
3.9坑内共布27口降水疏干井,坑外布设4口观测井(回灌井),管井及观测井井径ф800,井深16.0m,下入ф360/300水泥井管,孔内填1-5mm绿豆砂;基坑开挖前应提前两周进行降水,确保基坑开挖面无明水;应保证水井的施工质量,钻进时尽量采用清水和稀泥浆,保证水井的出水量,同时要严格控制填滤料的规格,保证水井出清水,防止水井淤塞和坑外掏空。
3.10基坑内上方应分层分块对称开挖,每次挖土深度应与支撑架设密切配合,必须做到先撑后挖。挖到设计标高及时铺碎石、浇素砼垫层。土方开挖期间,基坑四周严禁堆土或堆载,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支护结构。挖土严格控制标高,严禁超挖。
3.11拆撑要求:地下室为一层的区域,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两层支撑同时拆除;地下室为两层的区域,基础负二层以及负一层底板施工完成后,两层支撑同时拆除。浇筑底板砼时应浇到支护桩边,拆撑前需先进行换撑处理。
3.12支护结构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
3.13该基坑属一级安全等级,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必须加强基坑监测。
3.13.1测试内容:
1.地面沉降位移观测:
a.沿圈梁顶面每隔20米设一观测点。b.周围道路临近基坑范围每隔15米设一观测点。c.选择六根立柱桩进行位移、沉降(或隆起)观测。
2.深层水平位移量测:共布置9根左右测斜管,测斜管深度比所在位置的支护桩长深3米。
3.支撑轴力量测:选择8根砼支撑,采用应力计法。
4.桩身应力量测:选择8根支护桩,采用钢筋应力计量测。
3.13.2监测要求
1.所有测试点、测试设备需加强保护,以防损坏。
2.量测周期:基坑土方开挖到地下室侧壁回填。
3.测试单位需及时向设计人员通报测试结果并提供最终测试成果。
3.13.3监测与测试的控制要求:
1.支护桩:水平位移速度不超过2.5mm/d;位移总量小于3‰挖深。
2.立柱桩:差异沉降小于10mm,每天小于0.5mm。
3.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速度不超过2mm/d;周围道路位移总量小于20mm。
4.支撑轴力:小于设计值的80%。
3.13.4监测位置结合现场条件会同基坑监测单位确定,届时另出详细基坑监测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