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21世纪是大力开发地下空间的世纪,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利用地下空间立体式交叉建设,解决地面紧张、交叉路口的拥挤阻塞,疏导交通,保护环境,提高社会综合效益,
并最终建成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主体交通体系,使城市成为人和自然相和谐、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绿色城市。隧道在山岭地区可利用隧道工程克服地形或高程障碍,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节约燃料,节省时间,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还可克服落石、坍方、雪崩、雪堆等危害,既能保证路线平顺、行车安全、提高舒适性和节约运费,又能增加隐蔽性、提高防护能力和不受气候影响。
我国内地有许多地势起伏、山峦纵横的山区。铁路穿越这些地区时,往往遇到高程障碍。而铁路限坡平缓,无法拔起需要的高度,同时,限于地势无法绕
避,这时开挖隧道直接穿山最为合理,他既可以使线路顺直,避免许多无谓的展线缩短线路,又可以减小坡度,使运营条件得以改善,从而提高牵引定数,多拉快跑。所以在铁路线上尤其是在山区铁路上,隧道的方案常为人们所选用,修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我国铁路采用隧道克服山区地形的范例很多的,例如,川黔线的凉风垭隧道,使跨越分水岭时,拔起高度小、展线短、线路顺直、造价低;越岭高度降低96M、线路缩短了14.7km,占线路总延长的37.75%。而正在建设的宜万铁路,隧道所占比率达60%。由此可见,隧道在山区铁路线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