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的性质和任务
08级采矿工程学生的煤矿地质野外实习于2009年6月14日至6月25日展开,由煤矿地质学关英斌老师和李海梅老师带领队伍对邯邢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分类的讲解,这次实习不仅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而且也是为了加强了同学们对地质知识的印象,对各种地质名词的解释有了更具体的了解,进一步具体化的了解了地层的形成,岩石的种类,以及煤层的分布情况,这次实习也是对煤矿地址学的一个总结,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次地质认识实习的任务是:
1、让学生体会地质工作的方法和特点。
2、观察、认识主要煤系地层、地质构造。
3、认识岩浆侵入体。
4、认识地表水体、河流地质作用以及喀斯特地貌。
二、实习时间
本次地质实习共计二周时间:即2009年6月14日至6月25日。
三、实习区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概况
实习区位于邯郸市,邯郸地处河北省最南端,西依巍巍太行山,东依华北大平原,邻接晋鲁豫三省。
第一章: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状况
邯郸位于河北省最南部,地处北纬36021’--44’,东经114003’--40’之间,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57平方公里。西依太行山,东临华北平原,北距省会石家庄150km,离首都北京450km。邯郸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邯郸地理位置
优越,交通便利。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各等级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是连接晋冀鲁豫四省的交通枢纽
2、人口
邯郸市2002年末总人口84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9.8万人,非农业人口161.4万人。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4‰,市区人口136万人。城市人口居河北省第三位。
3、气候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春燥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最低气温~21℃(1951年1月3日),最高气温42.5℃(1955年7月24日),年平均气温在12.6℃~14.1℃,年降水量489~585mm,其中7~8月份占56%,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时期。
4、资源环境
邯郸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水土丰饶,物产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素有“冀南粮仓”、“冀南棉海”美誉。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可观,主要有铁、煤、石灰石、铝土矿、金、铜、伴生钴、锰、黄铁矿、石墨、耐火粘土、硅灰石等29种矿产,其中已开发20种。全市矿石总产量2969.35万吨,其中煤炭1595.3万吨、铁矿石466.93万吨、其他非金属矿967.12万吨,年矿产品总量价值34.62亿元。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现有名胜古迹500多处,主要古迹和游览景点有武灵丛台、黄梁梦吕仙祠、娲皇宫以及响堂山石窟等,还有新开发的长寿村、京娘湖、古武当山等许多民俗风景区,主要的公共娱乐公园有历史悠久的丛台公园和依河而建的滏阳公园。
5、经济概况
河北省邯郸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9.5亿元,财政收入138.3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5倍和2.89倍;2007年上半年,该市的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73%。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劳动报酬15328元,比上年增长11.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03元,增长13.8%。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0%,降低1.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3平方米,增加0.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29元,增长9.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7.4%,下降1.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2平方米,增加0.7平方米。
邯郸有丰富的煤、铁矿产资源,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邯郸市经过多年发展,经济总量有了较大的提高。“邯郸的第一支柱产业是钢铁,出售铁矿石每吨的价格不过400元;如果生产成铁精粉,每吨价格就可以达到800元;生产成铸铁,每吨价格可卖到1600元;如果变成精密铸造件,每吨就可以卖到13000元。第二支柱产业是煤炭,一吨原煤的销售价格是400元到500元;经过加工,生产成焦炭每吨的价格就到了1200元;生产成煤焦油,每吨价格就上升到了2500元;提炼成丙二醇二甲醚,每吨就可以卖到将近5万元。这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就是通过产业精深发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