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实习看到的侵入岩不多,只看到少数的次火山岩,在炸药库处见有板头组的花岗斑岩与火山角砾岩成不整合接触。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期侵入岩。
燕山期侵入岩分为出露面积较大的花岗岩基及受断裂控制的花岗岩脉两种类型。
二.岩浆岩
实习区内火山活动主要发生于中晚侏罗世,表现为南园组、坂头组中火山熔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分布于鸬鹚坪、洋地、坂头一带。
南园组火山岩主要为一套以流纹质成分为主的熔岩、火山碎屑岩组合,火山岩自下而上可明显分出四个喷发旋回,岩性上总体表现出从旋回下部到上部由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到晶玻屑凝灰岩、晶屑凝灰熔岩或熔结凝灰岩的变化,即火山活动每次以强烈的爆发开始,以宁静的溢流结束。
坂头组火山岩主要为一套以河湖相沉火山凝灰岩为主,岩性为杂色-灰黑色凝灰质的砂砾岩、砂岩和泥岩等组成,自下往上组成二个较完整的沉积旋回:第一旋回为紫红色凝灰质砂砾岩,厚约100m,第二旋回为灰绿色夹紫红色凝灰质砂岩夹砂砾岩,厚54m。
此外,在沙县组中也有少量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反映沙县组沉积时期也有弱的火山活动,或者火山口距离实习区较远。
目前实习区内火山活动的时代还没有确切的同位素年代依据,根据区域岩浆活动时代暂置于中晚侏罗世—白垩纪。
三、变质岩
实习区内变质岩不发育,分布少量区域浅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
实习区内的奥陶系普遍遭受了区域浅变质作用,主要见于魏坊组合东坑口组,原来的复理石建造的砂岩、泥岩、硅质岩等变质为变质砂岩、千枚状泥岩、泥沙质板岩、千枚岩、变硅质岩等。变质岩为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泥质结构,可见新生的显微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变质矿物组合一般为石英-钠长石-绢云母,属低绿片岩相变质。
此外,在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也有少量板岩、变砂岩、结晶灰岩等弱变质岩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