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多地质灾害的国家,在众多的地质灾害中,边坡失稳灾害以其分布广Σ害大,而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边坡变形破坏的过程,分析其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正确评价边坡的稳定性、采取相应有效的边坡加固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 

1.1 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边坡在形成的过程中,其内部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应力集中和应力重分布等。为适应这种应力状态的变化,边坡出现了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模的变形与破坏,这是推动边坡演变的内在原因;各种自然条件和人类的工程活动等也使边坡的内部结构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这些条件是推动边坡演变的外部因素。 

1.1.1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因素主要是指边坡地段的褶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和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新构造运动的特点等。通常在区域构造复杂、褶皱强烈、断层众多、岩体裂隙发育、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往往岩体破碎、沟谷深切,较大规模的崩塌、滑坡极易发生。 

1.1.2 气候因素 

极端的气候条件和全球气候变化构成滑坡发生的主要触发和诱发条件,中国南方天气系统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控制,夏季多局部强降雨过程;而我国的西北地区,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

1.1.3 地下水 

处于水下的透水边坡将承受水的浮托力的作用,使坡体的有效重力减轻;水流冲刷岩坡,可使坡脚出现临空面,上部岩体失去支撑,导致边坡失稳。 

1.1.4 边坡形态 

边坡形态通常指边坡的高度、坡度、平面形状及周边的临空条件等。一般来说,坡高越大,坡度越陡,对稳定性越不利。 

1.15 人类活动 

据统计,50%以上的滑坡事件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活动的力量日益剧增,并表现出逐渐取代自然营力。

在土木、水利、交通、矿山等大型土工活动中,由于开挖斜坡、填土、弃土和堆积矿渣等,使边坡中的土体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或由于开挖使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或因填土增加荷重而增大滑动力等,有些地方出现了缺乏论证的修·、开矿和不合理的切坡、用水及乱砍滥伐植被的现象、对自然环境的改变或破坏等,都成为滑坡事件频频发生的主要因素。

1.2  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方法 

1.2.1 边坡极限平衡法 

极限平衡法是边坡稳定分析计算的主要方法,也是工程实践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它是在已知滑动面上对边坡进行静力平衡计算,根据边坡上的滑体或滑体分块的力学平衡原理(即静力平衡原理)分析边坡各种破坏模式下的受力状态,以及利用边坡滑体上的抗滑力和下滑力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对于均匀土体可以通过经验或者优化的方法获得滑移面,因而十分适合土质边坡。 

1.2.2 边坡可靠性分析法 

边坡工程是以岩土体为工程材料,以岩土体天然结构为工程结构,或以堆置物为工程材料,以人工控制结构为工程结构的特殊构筑物。这些构筑物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组成和结构上的不均匀性,天然边坡尤为突出,因为构成边坡的地质体经受长期的多循环的地质作用,而且作用强度不一,且又错综复杂,致使它们的工程地质性质差异很大。现阶段边坡可靠度分析的常用方法有蒙特卡洛模拟法,可靠指标法,统计矩法以及随机有限元法。

2 边坡工程处治措施 

病害边坡治理方法,按所起作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边坡整体稳定,仅对表部或局部出现的变形破坏采取的防护措施;另一种是边坡整体不稳定,为消除或减少不稳定因素,增强边坡稳定而采取的整治工程措施。

2.1改变边坡的几何形态 

对于滑动变形边坡,破坏的基本原因是力学平衡条件被破坏,滑动力大于抗滑力。因此,增加抗滑力,减少滑动力,使二力平衡是防止破坏的关键。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削坡、减重、反压、设置抗滑挡墙和抗滑桩等措施,消减推动滑坡产生区的物质和增加阻止滑坡产生区的物质,即通常所ν的砍头压脚,或减缓边坡的总坡度,即通称的“削方减载”。此种方法技术上简单易行且加固效果好,特别适用于滑面深埋的滑坡。

(1)抗滑桩技术 

边坡处置工程中的抗滑桩是通过桩身将上部承受的坡体推力传给桩下部的侧向土体或岩体,依靠桩下部的侧向阻力来承担边坡的下推力,从而使得边坡保持平衡或稳定。抗滑桩与一般桩基类似,但主要承受的是水平荷载。钢筋混凝土桩是目前边坡处治工程广泛采用的桩材,桩断面刚度大,抗弯能力高,施工方式多样,其缺点是混凝土抗拉能力有限。

抗滑桩施工最常用的方法是就地灌注桩,机械钻孔速度快,桩径可大可小,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但对地形较陡的边坡工程,机械进入和架设困难较大。钻孔时的水对边坡的稳定也有影响。人工成孔的特点是方便、简单、经济,但速度慢,劳动强度高,遇不良地层(如流沙)时处理相当困难。另外,桩径较小时人工作业面困难。 

(2)注浆加固技术  

注浆加固技术是用液压或气压把能凝固的浆液注入物体的裂缝或孔隙,以改变注浆对象的物理力学性质,从而满足各类土木建筑工程的需要;注浆加固技术的成败与工程问题、地质问题、注浆材料和压浆技术等直接相关,如果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注浆工程的失败。工程问题、地质特征是灌浆取得成功的前提,注浆材料和压浆技术是注浆加固技术的关键。

2.2 消除和减轻水的破坏 

病害边坡的发生发展常与水的作用密切相关,有时水是导致破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治理病害边坡时,应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水对边坡的Σ害,起到减少渗透水压力,减轻水对岩土体的软化和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等作用。 

常用排水工程措施包括将地表水引出滑动区外的地表排水和降低地下水λ的地下排水。地表排水工程的设计要求:

①填平坑洼、夯实裂缝。坡面产生坑洼和裂缝,往往是滑坡的先兆,也是导致严重滑坡的主要原因。大气降雨、地表水就会汇集在坑洼处或沿着裂缝渗入土层,使土的抗剪强度降低,造成坡体滑动。因此,对坑洼和裂缝应仔细查找,认真夯填。

②合理确定截水沟的平面λ置。截水沟的平面布置,应尽量顺直,并垂直于径流方向。如遇到山坡有凹地或小沟时,应将凹地填平或与外侧挡土墙相连,内侧与水沟联结,避免水沟内的水流越出或渗入截水沟沟底,导致水沟破坏。应该结合边坡的区域地ò、地形特点,充分利用自然沟谷,在边坡体内外修筑截水沟、平台截水沟、集水沟、排水沟、边沟、急流槽等,形成树杈状、网状排水系统,以迅速引走坡面雨水。 

2.3 支挡构筑物 

采用支挡结构物如挡墙、被动桩、沉井或斜坡内部加强措施如ê固、土ê钉、加筋土等来防止或控制斜坡岩土体的运动。恰当的设计这类措施可用于稳定大多数体积不大的滑坡或û有足够空间而不能用改变斜坡几何形态治理的滑坡。重力式挡墙是使用最广的支挡结构物。 

(1)ê固技术  

岩土ê固技术是把一种受拉杆件埋入地层中,以提高岩土自身的强度和自稳能力的一门工程技术。由于这种技术大大减轻结构物的自重,节约了工程材料并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而目前在工程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ê杆在边坡加固中通常与其他只当结构联合使用,例如以下几种情况:

①ê杆与钢筋混凝土桩联合使用,构成钢筋混凝土排桩式ê杆挡墙。排桩可以是钻孔桩、挖孔桩或预置桩;ê杆可以是预应力或非预应力ê杆,预应力ê杆材料多采用钢绞线(预应力ê索)、四级精轧螺纹钢(预应力ê杆)。ê杆的数量根据边坡的高度及推力荷载可采用桩顶单ê点作法和桩身多ê点作法。

②ê杆与钢筋混凝土格架联合使用形成钢筋混凝土格架式ê杆挡墙。ê杆ê点设在格架节点上,ê杆可以是预应力ê杆(索)或非预应力ê杆(索)。这种支挡结构主要用于高陡岩石边坡或直立岩石切坡,以阻止岩石边坡因卸荷而失稳。

③ê杆与钢筋混凝土板肋联合使用形成钢筋混凝土板肋式ê杆挡墙,这种结构主要用于直立开挖的Ⅲ,Ⅳ类岩石边坡或土质边坡支护,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逆作法施工。

④ê杆与钢筋混凝土板肋、ê定板联合使用形成ê定板挡墙。这种结构主要用于填方形成的直立土质边坡。 

(2)加筋土和加筋挡土墙技术  

加筋土是一种在土中加入加筋材料而形成的复合土。在土中加入加筋材料可以提高土的强度,增强土体的稳定性。因此,凡在土中加入加筋材料而使整个土工系统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土工加固方法均称为土工加筋技术,形成的结构亦称为加筋土结构。

和传统支挡结构相比,加筋边坡和加筋挡土墙的特点有:结构新颖、造型美观、技术简单、施工方便、要求较低、节省材料、施工速度快、工期短、造价低廉、效益明显、适应性强、应用广泛等。由于加筋边坡和加筋挡土墙的这些优点,目前其已从公··堤、·肩发展到应用于其他各种支挡结构和边坡防护。 

滑坡的防治,首先要根据边坡的水文工程地质特点,分析影响边坡变形破坏的因素,抓住重点,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防治设计方案,同时严格掌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才能达到彻底根治病害边坡的目的,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构造物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