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基坑支护及其土压力,然后讲述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主要问题,紧接着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最后讲述对岩土工程勘察相关问题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深基坑; 基坑支护; 基坑降水 
  一、前言 
  基础是一切的根本,牢固的基础是一切的保障。要想基础好,就要在基础建设中发现问题并合理的解决问题。只有及时的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才能拥有牢固的基础。 
  二、基坑支护及其土压力 
  1、基坑支护 
  在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基坑开挖中,尤其是城市中的基坑开挖,由于场地的局限性,大多为有侧壁支护基坑的开挖,即基坑侧壁常要求垂直开挖,如果不采取支护措施,一般基坑侧壁土体是不稳定的。基坑支护工程的作用主要有:①节约施工空间(不放坡开挖);②保护相邻部位已有构筑物与地下设施的安全;③减小基底隆起;④利用支护结构进行地下水控制;⑤利用支护结构作为永久性结构的一部分等。 
  2、土压力分析 
  目前对土压力大小的计算,一般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或库仑土压力理论。但在实际工程中,情况远比该理论的假定条件复杂得多。其一,土对支护结构的压力不仅与土本身的工程性质(如C、值)有关,而且还与支护结构的性质特别是刚度有关,因此土压力的大小与分布状态实际上是被支护土体与支护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实测结果表明,支护结构的刚度与支撑方式不同,土压力大小及其分布都有一定的区别。其二,与一般挡土墙不同,支护结构的位移往往受到严格限制,在槽边存在已有结构与设施时更是如此,其位移量往往不允许达到出现极限状态时的主动或被动土压力所要求的位移,那么土压力的数值究竟取多大为宜,就需要依据工程类比与经验,实际中也可进行土压力系数的调整来确定土压力值,即当支护结构经受的侧向变形条件不符合主动、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条件时,可将计算的主动或被动土压力系数Ka、Kp分别调整为Kma、Kmp,其调整值Kma、(主动)、Kmp(被动)分别为:Kma=0.5(K0+Ka)、Kmp=(0.5~0.7)Kp(K0为静止土压力系数)。 
  三、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野外勘察工作安排不合理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大部分都是在野外进行的,然而受到现实情况中的诸多因素影响,为了预防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常常会对设计方案进行更改,并且,额外增加很多配套设备,从而导致项目负责人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对某些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这样一来,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勘察结果的准确度,从而降低工程的可控性。于此同时,岩土工程勘察质量还常常受到记录资料的影响,由于工期紧张而忽视了对编录人员的监管工作,这样难免会使其在一些情况下因放松而降低工作质量。从而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勘察结果。 
  岩土勘察工作是采取样本以点带面的工作,全场取足够多的试样进行测试,能增强样本的代表性,由于很多勘察单位为了节约勘察时间和成本,没有对足够数量的试样进行测试,这也严重影响了岩土勘察的最终结果。可见,在野外的勘察工作中,要对勘察过程进行合理的安排,才能保证勘察工作的有效完成。 
  2、勘察前的准备不充分,缺乏详细资料 
  要想保证勘察工作的有效进行,勘察公司需要在勘察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很多勘察公司在勘察前为了节约成本,没有对勘察工作进行合理、充分的准备,这样不仅浪费了勘察工作的时间,同时也阻碍了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可见,勘察公司应在确保勘察质量的基础上,收集详细的勘察资料,并积极地开展安全、纲要的交底。 
  3、室内勘察缺乏规范性,数据出现误差 
  野外的岩土勘察工作结束后,要在室内的实验室进行检验。因此,实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手段都影响着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由于很多实验的操作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仅延迟了取样的测试,同时也影响了实验的准确性。在实验后的数据整理中,由于很多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统计知识,这也导致最终数据出现很大的误差。 
  4、勘察报告内容不完整,形式不规范 
  勘察工作结束后,要编写整个勘察环节的勘察报告,但是由于编写人员对勘察报告缺乏详细的认识,所以导致勘察报告编写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勘察报告的内容不详细,表达形式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很多勘察编写人员在编写勘察报告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勘察结果的阐述,而忽略了对勘察建议和问题的分析。 
  四、岩土工程勘察中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1、竞争激烈,岩土工程勘察市场压力大 
  鉴于当前建筑业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各个勘察单位都很少执行国家的各项标准,为了利益尽量压低勘察经费,从而导致实际操作中,无法进行正常的勘察进度,从而导致在勘察中各种问题的产生。 
  2、缺乏岩土工程勘察专业人才 
  由于勘察工作的特殊性质,目前这类的工作人员多是由农民工队伍组成的,相关的如开钻机、岩土取样、勘察测试、地下水位量测等工作都是由他们来承担,有些类似于野外土层鉴定与勘察记录编写等等重要工作甚至也会交由农民工处理,首先我们不论他们的教育程度高低,但是他们是否受过专业的培训以及是否具有相关的资质证明等,才是最主要的问题。往往也是因为在这方面的忽视,会造成现场评价准确性不够,导致设计参数的误差,最终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3、岩土工程勘察设备落后、技术水平有限 
  就目前我国大部分勘察单位来说,采用的设备和运用的勘察技术依旧是传统的一些累积,缺乏先进设备的引进措施,以及对先进技术的掌握能力,目前的设备和技术手段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进步,逐步已经无法适应新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导致相关勘察人员固步自封,无法在自己的领域上追求进一步提升,导致消极的思想的传播,致使勘察工作的问题越来越多。 
  五、对岩土工程勘察相关问题改进的措施 
  1、加强岩土勘察市场规范、注重勘察工作监督和管理 
  针对相关建设项目的勘察合同以及勘察纲要的审核和管理工作,预防徒劳无益的勘察;严查和跟踪勘察工作现场实际工作情况,预防勘察应付差事和造假情况的产生;针对勘察样本的检验工作,进行跟踪和监察,防止因为室内检测方面带来的误差和问题;加强对勘察报告具体内容的审查,严格核对勘察报告中的工程量、勘察质量、数据分析结果和建议等内容,防止报告中无法体现实际情况的现象发生;最后还是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相关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倡导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制度,防止各类勘察问题的发生。 
  2、加强岩土工程勘察专业队伍的建设 
  勘察单位需要建设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性岩土工程勘察队伍,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并且推行执证上岗体制,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需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组织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引进,从而满足岩土工程勘察实际情况的发展的需要,促进岩土工程勘察水平的进步和提高。 
  3、增强区域性岩土工程勘察建设 
  对于我国国土面积相对广大,人口分布广泛,建设工程项目多样化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各个地区以及不同气候条件下,制定相关适宜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避免相同地质条件下,因为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并不会很好的适用于全国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的情况。从而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化岩土勘察工程的相关内容。 
  六、结束语 
  深基坑是建筑的基础工程,只有牢固的基础才能保障上层建筑的牢固与安全。在发现了基坑中存在的问题,就要想到相应的解决办法,解决的同时就要配合有相应的岩土结构,保障各方面的合理安排,做到保证结构和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新民,罗国煜.论环境岩土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理论与实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2]常士骠、张苏民主编,《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