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矿产资源丰富,受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岩浆活动等成矿地质条件控制,在分布上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煤、粘土矿等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前及北部山区,而南部平原区的主要矿产资源为地下水、砖瓦粘土及河砂。大量的矿山工程,在其开发运营过程中,存在许多环境地质问题,不但影响矿山工程本身,而且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探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地质演化,寻求对策,保护和改善环境,无疑是矿山工程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对矿山工程地质学的延伸、深化和发展。 
   
  一、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该市矿产资源丰富,矿山企业发展迅速,矿山开发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 
  1、采空区: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现已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现有采空区149km2,其中中站区30.9km2,解放区3.2km2,山阳区6.5km2,马村区59.2km2,修武县49.2km2。采空区稳定性较差,制约了城市规划和重要建设工程,尤其是采空塌陷危害甚重。 
  2、矿山废弃矿渣:该市煤矿开采历史悠久,各矿区煤矸石逐年增加,矸石山越来越大,据统计全市煤矸石年排放量约为26.69×104t,约占煤炭开采量的20%,至2003年矿区有矸石山18座,历年堆存量已达1180.77×104t,占地面积41.81×104m2。这些固体废弃物长期露天堆放,因氧化、风化和自燃产生大量的SO2、CO、CO2等有毒气体,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并且矸石堆在风吹、日晒下,经大气降水淋滤,有害物质经雨水溶解渗入地下,对附近地下水造成污染。该市有许多石料厂建在河沟两侧(如山门河出口处分布6家),大量的废渣及石料直接堆积在沟谷中或两岸,一旦遇山洪暴发,会补给泥石流大量的固体物质,加大泥石流的危害。 
  3、瓦斯爆炸:煤田瓦斯含量较高,约有45%的煤炭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受其严重威胁。 
  4、矿坑突水:矿产资源的开发,人为形成一个地下水集水空间,改变了地下水的原有运移规律,成为新的地下水运移排泄的汇流空间。煤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奥陶系和石炭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煤矿在建井或采煤过程中,遇到导水、充水断层及岩溶裂隙,引起地下水突然涌入矿井,造成矿井淹没事故。 
  5、矿区水环境污染:(1)矿井水:煤矿区是我国著名的大水矿区,为确保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必须大量疏排矿坑水,平均生产吨煤需排水4.5m3。目前,矿坑水排放量平均5.4m3/s。受开拓及采煤影响,矿坑水中含有大量煤粉、岩粉等悬浮物杂质及其它污染物质,颜色呈灰黑色。(2)选煤废水:在原煤洗选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煤泥水,原则上煤泥水要求循环利用,但由于操作、管理和工艺等存在问题,往往有部分外排。(3)矿区生活污水及医院废水:矿区每年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医院废水,此类污水中含有大量病菌、寄生虫卵等多种病原体和有机污染物,此类水的排放可造成矿区内地下水污染。 
   
  二、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治理现状 
   
  该市因矿产资源开发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比较严重,目前已进行了部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市政府对五大风景区旅游专线两侧小型矿山进行了关停;市政府至2004年底先后投入780多万元对市北山采石场进行了初步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是对采石场陡崖以上裸坡平整成梯田状,种植柏树等。 
   
  三、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原则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的始终,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测阶段,以评定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程度,做出可能产生环境地质问题的区段分区略图,为矿区选址提供依据。同时对可能产生环境地质问题的区段进行详细的地表及地下地质调查、钻探、综合物探,以确定环境地质问题发生的区域;预测矿坑突水状况,特别是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地段,应对其空间展布、宽度、富水性及可能发生的涌突水、地表塌陷做出预测。在施工阶段,重点对矿产资源开发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的位置、性质和规模进行及时的预报,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为防止和减少采空区诱发的采空塌陷,应充分利用废弃矿渣进行回填,进行推平压实后覆土造地。 
  2、废渣治理应将废渣处理和复垦造地相结合,将废渣废石集中排放到荒山深沟或采空区,推平压实后覆土造地。对弃渣地点应事先作好排渣结构,采取排水措施,防止因弃渣不当造成人工泥石流。 
  3、瓦斯爆炸的治理应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应建立安全整治体系,进一步加大关闭整顿小煤矿工作和国有大矿瓦斯治理力度。同时应健全安全评估工作。 
  4、矿坑突水过去“以排为主”,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引起了环境恶化。生态环境受损,值得反思。为防止矿坑突水及其诱发地表水源枯竭和地表塌陷,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对今后新建矿山应“以堵为主”,使矿山处于与外围地下水系隔离的状态,而不成为地下水新的排泄通道。使矿山所在地区地下水的补给、运移和排泄系统得以保持或逐渐恢复原有状态,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超前预注浆,使矿井有足够的抗水压和防渗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5、矿区水污染治理应采用修建系统的污水处理场,实行清污分流、污水截流、集中处理的方法,使废水排放和农田灌溉相结合,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废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