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施工技术和新理论的迅速发展,土建行业也度过了发展的优胜时期,逐渐的,社会对该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从原来的安全稳定提高到了对环境的要求。这样导致传统的被认可的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变得难以满足当代需求。相关的单位,已经非常积极的投入到了建设新型技术理念,完善与之相关的技术。作为培养土建工程师摇篮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也是迫在眉睫,如何使高校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本文从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如何高效的实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价值。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教学理念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建筑结构设计教与学方面的问题

如今的土木工程教学中,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方法:从入学开始接触房屋建筑学、大二学习混凝土结构设计、大三是钢结构等包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一系列课程,毕业时配套的完成毕业设计,类似以下题目,老师给出基本信息:某工程为幼儿园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工程为3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屋面做法:屋面做成坡屋顶,屋面板为120mm厚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板上面铺设琉璃瓦。楼面做法: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石灰砂浆抹底,20mm水泥砂浆找平,水磨石面层。墙身做法:由普通砖砌筑而成,普通砖自重为18kN/m3,厚度240mm。门窗做法:门为木门,自重0.2kN/m2,窗为钢窗玻璃窗,自重0.4kN/m2。活荷载: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kN/m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0kN/m2。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基本风压650N/m2,年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0℃。地下水位标高约4m,无侵蚀性;土体承载能力等参考系数,要求学生来完成建筑设计图、结构设计图、结构计算书。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例题走一套流程,对理论分析依然不是很清楚,这样导致在毕业答辩的过程中,当老师提问教室大小的确定方法、门的宽度和走廊的宽度、结构尺寸的设计、基础形式等简单问题时,都不能明确的回答,建筑布置2/3的同学选择如类似双廊式的设计方式。有的学生毕业设计任务书为医院、营业厅、电信大楼,也会采用这种设计方法,可见,大部分同学对整个的建筑结构设计系统没有好的认识,对系部构造,对结构分析没有全面的认识。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新名词下,要求培养的人才除了达到本科教育的毕业标准,同时在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应该有较高的能力。很明显,很多高校毕业生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

(二)施工技术教与学方面的分析

在本科教育中,施工技术方面只有一门施工技术,是比较局限的,当然,该部分课程更多的应该和现场结合,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现如今行业对专业人员的要求真的是越来越多,比如说,项目经理的任务越来越多,除了对技术、经济、法规等要求有很深的理解,对消防、图纸、管理等等都有着要求,如何成为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只能说,我们的毕业生,还有很大的差距。施工技术类课程在教学中,理论部分会比建筑结构设计简单,但同样是过于枯燥,毕竟学生去工地的时间是非常有效地,资源丰富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一些工序可能会理解的好一些,但是上升到整个工程,整个程序学习深度都是很有限的。例如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1)某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再浇筑完混凝土后才发现其中有一根梁的钢筋没有绑扎,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2)某小区篮球场出现了不均匀的沉降,对于该情况,在考虑造价的情况下,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吗?在课程教学中,一旦提出实际的问题,学生多数表示没有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在他们的学习中,只能掌握比如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井点降水的技术要点等。上升到技术层面,就很被动。如果学生对沉降的原因、对地基处理熟悉方法等能联系到一起,解决第二个问题是不难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禁锢了思想,没有灵活应用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理念探讨、使教学理念工程化

(一)增加新型的教学资源,提高系统教学

很多建筑行业人员对BIM并不陌生,BIM的出现本来就是行业对建筑人员高要求的产物,前面提到作为设计人员抑或是施工管理人员,都必须同时掌握关于技术层面、经济层面、管理层面、消防、法规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将BIM技术融入到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先从理论上讲整个的学习连成一个系统,是他们成为全面的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于社会技术经济的发展。要引入该技术到教学中,首先要求能对课程体系进行划分,划分依据应以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比如将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识图、土木工程CAD作为一个阶段,让学生比较系统的认识建筑图、建筑构造等知识体系,将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高层结构设计等作为第二模块,将项目管理等作为第三个模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同样的一个任务书,可能可以创造出很多种不同的形式,不再是干巴巴的画图,可以对自己做的图进行建筑建模,施工图纸的输出,还能进行效果图的渲染、室内外漫游、场景的配景设计、装修装饰工程等等。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在过程中思考、在系统中学习。完成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改革。

(二)以行业要求为目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这个方法的提出,并不是提倡学生以执业资格考试为最终目标,而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国家对行业人员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岗位都实行了执证上岗的要求。这是行业的规范、标准发展到如今的必然趋势,所有工程上的规范、标准等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作为未来该行业的主力军,这些是基础,在学生时代,养成查规范、熟悉规范的习惯,对不熟悉的规范积极去理解、掌握。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种专业应用,毕业之后,如果你对这些标准、规范都非常熟悉,知识储备量充足。你适应于行业的时间也会大量的缩短。

(三)专题讲座与生产实践贯穿

高校教师还是以理论性人才居多,教学方面是有不足的,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结构设计师、项目经理等进行专题讲座,讲解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一方面学生能接触到该行业现场的前沿资料,激发学习的本能。另外,将生产实践落到实处,能做到带着问题到现场,带着目的去学习,直观、形象,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从最初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到施工测量、土方开挖、井点降水、桩基础等等工序有真真切切的认识。

(四)丰富课程形式

丰富课程形式,例如可以借助于微课,以其时间短、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些现场视频、系统作业等,让学生模仿专业实践,提高课程的趣味性,丰富课程形式,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点。除了微课,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开始校企双向课程,让学生转变思想,融入到实际工程中。让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带动下,找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三、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探讨了以上四个方面的改革,但这写方法总依然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考虑,比如说引入BIM技术、增加微课等到课程体系中,一方面由于土建类理论课程课时很多,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所以要增加一些课程,可能要整合一些理论课程,如何合理的整合,需要确定。第二,软件课程会出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会让部分学生轻视理论原理部分,这对专业底蕴的培养并不是有利的。另外,生产实践课程对教学有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管理不严格的工地,存在很多工人暴力施工的现象,学生在现场发现问题,现场人员并不认为是大问题,不以为然,这些不好的引导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专业的严谨认真产生怀疑。

四、结语

总而言之,行业标准规范越来越严格,本科教育的目标也应所转变,不仅仅要达到本科教育的毕业标准,同时也要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教学理念的改革,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在改革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严格规范各个工程领域,培养高水平的技术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9(36):256-257.

[2]王春江,赵金城.面向工程问题的土木工程应用软件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4):86-91.

[3]林秋菊,王庆勇.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BIM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9(1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