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 2
第1节 施工部署 2
第2节 项目管理机构配 190
第3节 其他 206
第二章 施工方案 208
第1节 工程概况 208
第2节 人员组织安排 210
第3节 工程重点、难点的主要施工技术和方法 225
第4节 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238
①根据总平面图用测量仪进行网点测误,制定施工控制网点测放方案,其测量工作程序为等先整体后局部。同时保证足够的测量网点,为施工测设和技术复核提供标志。
②根据总平面合理划分功能区域,用醒目、固定标志标定50 线。
③根据立面图的设计要求,采用水准仪测量,标出各功能区域的实际标高。
④按照立面图分格及造型,根据施工立面的实际尺寸定位放线。
⑤轴线定位后,将天花迭级造型投影在地面上进行放线。
2)混凝土的浇筑
①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②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 时必须采取措施。
(2)、浇筑坚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 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生口)。
(3)、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1.25 倍,最大不超过25mm,最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4)、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 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 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6)、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③柱、墙凝凝土浇筑
(1)、柱、墙浇筑前,或新浇混浇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 mm 厚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2)、柱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 左右。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
(3)、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砼振捣要均匀密实,特别是墙厚较小、门窗洞口结构加筋与连接错钢筋较密的部份,应采用Φ25 振动棒,其它墙梁部位采用Φ50 振动棒,考虑到墙窗洞下砼封模后无法直接振捣,可事先将窗洞下口留成活口,待砼浇至该位置并振捣实后再行封模和加固。振捣蛋时振动棒应距洞边300 mm 以上,并双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
(4)、构造柱砼应分层浇筑,同时每分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
(5)、施工缝设置:墙体宜设在门窗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墙体其它部分的垂直缝留设应施工方案确定。柱子水平缝留置于主梁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