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的研究

  摘要: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建筑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对电气系统的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电气安装事关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近年来备受重视。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着重分析了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电气安装,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引言:随着建筑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也随之日新月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气安装工程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部分,这一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往往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整体功能的实现,必须要不断地提高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更好地完成电气安装工程。

  一、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概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事业日新月异。现代建筑的内部专业设施齐全、自动化程度较高,为了保证电气系统整体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智能化电气设备的先进性,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方法和技术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线管及线盒的预埋;管内穿线;电缆敷设;照明器具安装;配电箱(柜)的安装;设备接线;系统调试等,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建筑电气安装工程。

  二、 电气安装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做好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整个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图纸会审是保证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图纸会审过程中,要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减少施工图中的差错,并将这些问题尽可能地消灭在工程开工前。这一环节对于提高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图纸会审:

  电气图纸及其说明是否齐全;电气施工平面图与土建图等平面图是否相符;图纸的设计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规范以及施工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是否完善了安全用电措施;在施工技术上是否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电器设备位置、尺寸是否正确,轴线与设备间的尺寸是否存在差错,设备与建筑结构是否相符;电气施工图与建筑结构等专业安装之间有无矛盾,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配电系统图与平面图之间的导线管径、根数的标注是否正确。

  此外,在图纸会审上要施工单位要认真做好记录,并整理出“图纸会审纪录”。

  二)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第一,线盒和线管的预埋预留

  这一阶段往往需要配合土建施工,因此,要先明确建筑抹灰装饰的厚度、所用材料以及标高等,并且依据这些具体情况确定预埋预留的深度和高度。

  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沿着最近的敷设路线混凝内暗敷设线管,避免弯曲。通常情况下,埋入建筑物、构筑物的线管与构筑物、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5mm。暗配箱、盒一般要安置于对应的模板处,并且要用防锈漆等做好标识,保证地面以及混凝土墙的管子的顺直,如果多管引出则要求排列整齐。在管子切断后,应保证断口处与管轴线垂直,管口应进行挫平、刮光,以使管口整齐、光滑无毛刺,并且要对其封堵严密。

  此外,要按照标识深度将线管埋入砖墙、混凝土之中,与此同时,必须要保证四周的保护层的厚度大于20mm。在预埋过程中,经过接线盒敷设的管子,应尽量等到线盒整理时再断开,从而有效避免杂物进入管内,进而保证管子的通畅。

  线管进入线箱、盒需时应做到平直,在箱、盒内外锁紧螺母护口,以保证线箱、盒的美观和整齐。在柜、箱内引入的管子过多的情况下,一般要在柜、箱内设一挡板,把管口挡于板上,待管子固定之后,柜、箱内管口的长度就能达到一致。

  此外,在与土建同时作业情况下,必须要加强对地面管线敷设的保护,防止车轧、人踩及重物落地的打击。如果不慎造成管线的碰坏,必须要及时通知电工进行修复,避免影响施工质量。

  第二,管内穿线

  穿引线的主要目的是检察管路是否畅通、管路的走向及盒、箱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在进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管路较长或者是转弯较多的情况下,通常要在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引线一并穿好。如果穿引线受阻,则可以采用两根铁丝同时搅动,使两根铁丝的端头互相钩绞在一起,然后把引线拉出。

  其次,在管内穿入导线之前,必须要进行扫管,将管内残留的积水和杂物等予以清除。通常要在钢丝上绑上破布,来回抻拉几次,进而将管内杂物和水分清理擦净。尤其是对弯头较多或管路较长的钢管,为了减少导线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在清理完毕之后,应及时向管内吹入滑石粉,以便穿线顺利。

  再次,在穿线过程中,严禁导线在管内存有接头或扭结,同时也不得将导线接头埋入箱底板后的墙体,在必要的情况下,则需要将导线在盒、箱内预留一定的长度。一般情况下,配电箱的预留长度为配电箱周长的1/2,在接线盒、插座、开关、灯头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则通常为150mm。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应保证管内导线不得接头。

  最后,对于穿入管内的导线应分色分相。L1相为黄色,L2相为绿色,L3相为红色,N为蓝色,PE保护线为黄/绿双色。在穿线过程中,应根据各相用电负荷的具体情况,通过适当调配确保各相之间负荷平衡。

  第三,电缆敷设

  在进行电缆敷设前,首先要对电缆型号、规格等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还要保证电缆的外观无损伤、绝缘良好,而且在必要时还要进行超潮湿判断。尤其是直埋电缆,通常需要经过实验证明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

  另外,要确保电缆封端的严密性,还应根据要求进行绝缘试验,一般来说,6kV以上的电缆通常要进行交流耐压以及直流泄漏试验。

  在敷设过程中,应避免交叉现象的发生,保证电缆应排列整齐,通常要采取措施加以固定,并要装设标志牌,特别是直埋电缆沿线和其接头处必须要有明显的分位标志。对于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和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进行分层配置,一般应由上而下进行配置,当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敷设于同一侧支架上时,应将电力电缆放在控制电缆上面。一般情况下,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一层,在桥架上不宜超过三层。

  对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制作,必须要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如果在室外制作电缆头,需要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并且要采取防尘等外来污物的措施。制作之前,先要看电缆绝缘状况是否良好,有无受潮现象,并且要对附件规格是否与电缆一致,零部件是否齐全、无损伤等进行严格查看。

  另外,电缆终端头与接头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避免受潮影像质量和性能。剥切电缆时应注意避免对芯线和绝缘造成损害,在包缠绝缘时必须要注意清洁,防止灰尘和潮气进入影响绝缘效果。

  在安装预制分支电缆时,先要将吊钩安装在吊挂横梁上,再将吊挂横梁安装在预定位置,然后在电缆通道或电缆井中,按主电缆截面于小300mm的每2m间距,大于400mm时每1.5m间距的要求,将支架固定在建筑物之上。在检查无误之后开始起吊预制分支电缆,起吊到预定位置之后,将吊头挂于挂钩之上,然后按照设计图纸理顺方向,用缆夹迅速的将主电缆紧固到支架上,随后再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将各分支电缆和主电缆线端接到已就位的各自配电柜上。

  第四,配电箱和照明器具的安装

  一般情况下,配电箱、柜的安装应在土建地面施工完之后进行,墙柱上的明装箱也应在土建施工完后进行,暗装配电箱、接线箱通常应该在土建抹灰装饰之前,根据抹灰的厚度进行安装。

  在配电箱、柜安装的过程中,应保证安装位置准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暗式配电箱盖应紧贴墙面,零线经汇流排接,无绞接现象,油漆完整,盘内外保持清洁,箱盖、开关的灵活性较好,回路编号清晰易懂,接线整齐,如果过多则需绑扎成束。另外,如果配电箱、接线箱和分线箱有引出管而需开孔时,严禁使用电气焊进行开孔,而应该采用开孔器。

  第五,系统调试

  电气工程系统调试是检验电气线路安装正确性及电气设备性能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验证设备能否正常运行以及运行过程中可靠性、安全性的关键。

  其一,单元件试验

  单元件调试主要包括盘柜内各电器元件的试验和校核,以及二次回路的绝缘检查,配电装置主开关的绝缘测试和操作试验等。

  其二,分部、分系统调试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已完成调校的分系统、分部进行模拟试验,以确保其动作达到设计及生产要求。

  其三,电气系统通电及联合调试

  在本阶段调试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对供配电系统按照先主回路后支回路的顺序依次送电。其次,对高、低压室的主开关及母联开关试验:先采用正常电压供电,各主开关、母联开关应能正确通断;接着用调压器降压进行失压试验,各开关应能正确分断。最后,还要对高、低压主开关进行失压互投试验,在实验过程中,先采用正常工作电压供电,接着用调压器进行降压。在实验过程中,要根据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配合电力监控系统供货商进行供配电系统的状态监测和控制调试。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施工技术复杂、质量要求严格,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对建筑物整体施工质量及其使用性能的发挥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安装施工人员必须要增强责任感,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施工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安装施工,保证电气工程安装质量。

  参考文献:

  [1]邢晓玉;浅议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及措施[J].山西建筑,2009年11期

  [2]付金平;关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与相关对策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5期

  [3]李立强;浅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J].陕西建筑,2010年11期

  [4]汤大江;浅谈电气安装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1期

  [5]刘宝涛;对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