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电气安全的技术措施

  摘要:本文简述了建筑工程中电气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提出了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工程中电气安全的设计要求,针对这个趋势,有关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开发单位和设计人员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研究和改进电气的安全设计,在电气设备上新增了许多保护措施,以满足现代社会对电气的高使用要求,保证居民的用电安全。尽管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依然有很多的电气安全事故发生,所以有必要对电气的安全措施进行进一步地探讨和分析。

  一、建筑电气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1、触电危险

  触电危险是指由于工程人员在电气设备的设计、 安装上的疏忽,以及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疏于维护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或线路等出现的过热 绝缘失效以及 PE 线断线等故障,从而对用户或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的威胁。

  2、电气火灾或爆炸

  电气火灾危险是指由于设计过程或运行中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操作造成供电系统中出现的运行短路、 过载、 铁芯短路、发热等故障,导致局部系统过热,从而带来的火灾或爆炸隐患。

  3、静电危害

  静电维护由于系统缺乏必要的检修及维护,或接地、 跨接装置的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员的静电防护不合格等造成的静电或静电火花危害。

  4、雷电危害

  雷电危害是指由于电气系统中缺乏必要的防雷措施,或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存在缺陷等因素,导致建筑在雷电环境下存在安全隐患。

  5、电磁维护

  电磁维护是指由于高频设备参数调整不当,屏蔽设备缺陷,或外界环境因素导致人体长期处于电磁场照射下,给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的危害。

  二、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1、 绝缘保护

  材料、 设备进场应进行绝缘检查。 在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10》 基本规定中对主要设备、材料、 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作了详细要求。 比如成套灯具的绝缘电阻不小于 2MΩ ,内部所用导线绝缘厚度不小于 0. 6 mm;开关、 插座的不同极性带电部件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3mm,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5 MΩ ;柜、 屏、 台、箱、 盘间线路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 0. 5MΩ ,二次回路大于1M ;电线、 电缆产品有安全认证标志,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且规定了绝缘层厚度。因有异议送有资质实验室进行抽样检测。 对于在施工中由于工艺需要而损坏的绝缘层应采用色相带和绝缘电胶布恢复到不低于原绝缘等级,等等。

  2、短路、 过载保护

  线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将增加到正常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在配电设备中常用熔断器以达到短路保护功能。 熔断器不仅要标明额定电流,还应标明额定电压。根据配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故障电流,选择具有相应分断能力的熔断器。 熔件的额定电流一般为用电设备额定电流的 1.5倍左右载保护一般由自动开关(或小型断路器)完成。 根据实际需要,自动开关可配备过电流脱扣器、 失压脱扣器 、分励脱扣器。 为了起到自动开关过载保护的作用,自动开关的额定电流要与负载电流相匹配,并小于导线的载流量。

  3、 漏电保护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通过人体的途径、 电流的频率以及人体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特别是电流的大小和通过时间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和西欧及日本一样,对于漏电保护器取30毫安/秒作为设计依据。根据各国经验,这样的漏电保护器,可以满足触电保护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在建筑工程中漏电保护方式一般采用分支线保护和末端保护相结合的分级保护方式,并以末端保护为主。这样,可尽量缩小发生人身触电及故障时所引起的停电范围,不影响其他设备或用户的用电,便于查找故障,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漏电保护器不同于其他电气产品,由于它关系到人身安全,因此选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1)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GB6829-86 《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并具有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缩写为CCEE)的认证标志;(2)应经有关专业部门检测并试验合格的报告证明文件;(3)应符合漏电保护方式对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及分断时间的要求,并满足分级保护的级间协调原则。

  4、等电位保护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10 第 3章、第 27章对建筑物等电位连结作了具体要求。 等电位分局部等电位连结和总等电位连结。在规范 3.1.7 强制性条文中,要求接地(PE)或接零(PEN)支线必须单独与接地或接零干线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 在建筑工程中同类插座同一回路的接地线利用插座压紧螺栓相互翻接是不符合要求的,干线导线应可靠连接后连接到分户箱内接地汇流排,汇流排与总等电位箱直接相连。接地线用黄绿相间线是国际上通用的,总等电位同时是重复接地点。局部等电位在以往图集中有两种方案,这种方案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新的图集苏D101-2003 中作了修改。 新图集有两点得到加强:一是现浇板内受力筋与等电位系统作了可靠的焊接;二是卫生间的用电设备不仅要接地保护,而且还要等电位接地,增加了潮湿场所用电的安全性。

  5、接地保护

  设备的某部分与土壤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 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物件,叫做接地体或接地极。 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就通过接地体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这一电流叫做接地短路电流。试验证明,在距单根接地体或接地短路点 20m 左右的地方,实际上流散电阻已趋近于零,也就是这里的电位己趋近于零。凡电位趋近于零的地方,即距接地体或接地短路点20m 以上的地方,就叫做电气的 “地 ”或“ 大地”。 接地电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土壤导电率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规范第 24 章要求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每单项工程不宜少于两个测试点。按接地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工作接地、 保护接地、 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 静电接地、 屏蔽接地或隔离接地等。

  (1)工作接地。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可靠地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叫做工作接地,如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2) 保护接地。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叫做保护接地。对电力系统来说,保护接地的方法一般只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只有在这种电网中,凡有金属外壳及构件的用电设备才可以采用保护接地来保证人身安全。

  (3)重复接地。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中,为确保零线安全可靠,除在电源(如变压器)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零线的其他地方进行必要的重复接地。比如电缆和架空线在引入到建筑物处,零线应重复接地,如果不进行重复接地,则在零线发生断线并有一相碰壳时,接在断线后面的所有设备的外壳都将呈现接近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这是很危险的。

  (4)防雷接地。 为了防止雷电的危害而进行的接地,叫做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作用不言而喻,不接地就无法对地泄放雷电流。规范对利用建筑物基础和主体钢筋做接地极和引下线以及人工接地装置、 接闪器的安装作了具体要求。 设计对防雷接地阻值都给出了参数,接地体和引下线完成后要测试,接闪器完成后整个系统才能测试。人工接地引下线要顺直,不存在死角,引下线金属保护管要与引下线做电气连通。 避雷带形成等电位可防静电危害。 人工接地装置接地体间距不小于 5m是为了降低接地体屏蔽作用。

  总之,电力是人类目前最重要的能源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用电设备逐渐增多,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但因为电网的架设规模急剧扩大,电线的敷设在建筑工程、装修工程中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因电气线路引发火灾的起数、 损失也逐渐增多。 因此,预防电气安全不仅对保障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已成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田忠孝,袁立杰. 电气安全防护问题诌议[J]. 电气工程应用, 2010,(02) .

  [2] 郑旭,张桂玲. 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电气安全试验[J]. 中国仪器仪表, 2010,(07) .

  [3] 李旋. 浅析电气安全保护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9) .

  [4] 温澍萍. 浅谈电气安全管理与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11) .

  [5] 张小红. 浅议加强电气安全管理与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