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变电站安装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安装的良好程度对变电站使用的安全性和价值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文章将某变电站作为例子,分析了变电站安装施工中电气安装新工艺的实际应用状况。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设备;电气安装工艺;安装施工;电力系统 
  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将“质量零缺陷”作为安全基本的要求。争取最大程度地跟紧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满足发展的各项需求,同时展现出安装工艺的严密谨慎性及统筹规划性。对变电站能否正常的运转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是电气安装的质量和水平,如若安装电气设备的工艺达不到相关标准,将使得整个电力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导致其瘫痪,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1 变电站案例概况 
  该变电站现有4回110kV回线,主变电容2×50兆伏安,变电站1座及综合楼1座,另有消防泵房1间。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为110kV设备,总计26回的10kV出线,具有无功功率电容器设备3×3×2010kVAR,包含消弧装置3套和通信系统2套在内。布线的时候选择架空线路方法最佳,线路的型号是LGJ-300/40。塔间间距最远是310米,最近是21米,所用电缆的型号不完全相同。 
  2 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工艺 
  变电器内部的电气设备类别众多,本文只对其中有代表意义的重要部件做详细介绍和分析,具体如下: 
  2.1 安装基础型钢和二次回路 
  根据已经被批准的设计图纸进行盘、柜和二次回路接线的安装等工程。各组件设备运送到施工现场后,要在一定时间内检查设备是否完好、能否正常工作等情况,检查合格后做好相应的交接登记等工作。基础型钢的安装过程允许出现稍微的偏差,但是要保证水平度上的偏差每米不超过1毫米,全长不超过5毫米;不直度允许误差在1毫米/米及5毫米/全长;位置不精确以及不平行的限度在5毫米/全长以内。 
  基础型钢安装完成后,它的顶部位置应高于应经抹平的地面8.5~10.5毫米,并且要有明显且可靠的接地。盘、柜以及其内部的各种设备和各个构件之间相连接,保证其牢固度。确保继电保护盘、主控制盘以及自动装置盘与基础型钢之间的焊接安全稳固,此外为使固定效果更好,可以将二次回路中的单根电缆线于柜内靠上端的位置进行单独的打把。利用“大陶接”工艺将端子排接入,确定固定好备用芯后做相关标注,并且增加用来保护线芯的保护帽安装工艺。在安装单独的柜或者成列的柜的过程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不但要对水平方向上的偏差进行掌控,更要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监控。一般水平方向上相邻的盘顶部的偏差不能超过2毫米,而成列的盘顶部误差要小于5毫米。此外盘面偏差也要精确控制保证相邻的盘面误差小于1毫米,成列盘面误差在5毫米以内,盘之间的接缝不超过2毫米,且要对接缝做对应的处理。 
  此变电站要求端子接线不低于99.0%的准确率,在进行电气元件和导线的连接时一定要使用压接的方式,因导线的芯线极易发生断股和受到损伤等情况,且为避免二次接线出现接头,所以在排列原则上要严格遵照“横平竖直”的原则进行导线的排列,即同一个接线端子能且只能与一根导线相连接,而若是遇到插接式的端子,相同的一个端子上面插接的导线的截面务必要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螺旋连接方式的端子,其上面连接2根甚至2根以上导线的时候,一定要为端子设置适合的平垫,同时使用特殊专制的螺栓进行连接。 
  2.2 安装接地装置 
  该变电站在安装接地装置的时候,选用搭接焊的方式进行连接可以有效地防止虚焊问题的出现。为了延长接地装置的使用寿命,一定要做好装置的防锈和防腐工作。首先就是对将使用的螺栓进行镀锌的操作,而后把接地线和电气设备进行紧密的连接,这是对某些不能够依靠焊接进行接地的设备进行安全接地的重要方法。一般此类电气设备的接地线是有色金属,无法进行对应的焊接操作接地。顶面埋深工作严格遵循接地设计中的有关原则和规矩,而且要保证布设的角钢和钢管接地体相互垂直,并且镀锌处理进行焊接的位置,此外,接地体上的引出线也要进行镀锌,避免以上两位置生锈腐烂。最后,一个接地线上连接多个电气设备是不被允许的,也就是说,一个接地线只能连接一个电气设备,二者形成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该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常选择“放热熔接”的方式进行接地装置的焊接,先在铜端涂电力复合脂,以除去漆包线上的漆膜,而后搪锡促使导线和换向片形成牢固的焊接防止出现假焊接使电路接触不佳。之后,将所有电气设备的支架线和结构柱上的引下线都连接到主接地网上,另外在人字架构柱上设置引下线,由其左侧和右侧各引出1根,分别与主接地网的对应部位相连。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地测量接地的电阻,工作人员在距离地面0.5米高的引下线的位置预留能够和螺栓相连接的可拆卸的点。 
  2.3 敷设电缆线路 
  首先要进行电缆支架的安装,电缆桥架弯曲的最大半径要比该电缆弯曲的最小半径大,保证电缆桥架良好的接地。一般将动力电缆放置在电缆支架的最高层,控制电缆放在2~4层,并保证一层之中电缆放置足量,没有空余空间。此外,弱电以及通讯设备放在电缆支架的最底下一层,敷设时,完全遵照电缆敷设的剖面图施工。利用轴架将电缆盘支撑起来,保证架设的稳定坚固,监控挡板边缘和地面的间距在90~100毫米之间。正式敷设开始后,由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在前面领线,调整把握好移动的方向最终完成敷设,移动过程中不可以随便轻易改变方向。一根电缆敷设完成后要悬挂电缆牌,并对沿线进行整理,而后再敷设下一根电缆。但是遇到转弯的地方,尽量不进行单根电缆依次转弯的操作,而要选择全部电缆一起转弯的操作,对电缆弯曲的直径进行控制,力争使全部电缆平行而且角度一致的转弯。这个变电站选用了镀塑黑绑线进行电缆的固定,各个电缆固定后的距离最大为850毫米,最小间距为750毫米。若动力电缆的横截面比较大,固定的间距可酌情放宽到1.0~1.2米;若动力电缆的截面比较小,其固定的间距缩小到500~600毫米即可。敷设电缆时应注意:(1)敷设的时候,要从电缆轴的上端进行电缆的引出,不可以施拉摩擦电缆,否则可能会将其绝缘层破坏掉;(2)铠装压扁的电缆不能够使用,必须更换成新的完好的电缆,方可敷设。
     2.4 安装母线装置 
  在安装母线装置前,要先对母线装置进行检查,确定装置表面没有出现裂纹或者存在褶皱等情况,而后进行母线的搭接操作也要格外注意对安全间距以及相序排列距离的控制,同时均匀地把导电膏涂在母线接触面上,保证连接既紧密又牢靠稳固。一般要利用平装的方式进行母线的连接,即从上至下地贯通螺栓,螺母外露出的螺栓要不少于2扣。此外,工作人员应在贯通螺栓的连接母线的两侧,适当增装平垫片以及弹簧垫片,增加其牢固性和安全性,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确认螺栓被拧紧后,在其上进行相应的标注,同时选择对应的力矩扳手进行母线的再次加固。在进行封闭母线的安装作业时,要严格遵照母线的方向和相序等进行操作。此外,外壳的内部不能有杂物残留等,要确保其内部处于绝对洁净的状态,避免因不洁净而对母线装置的安装操作产生不利的诱因或不好的影响。 
  2.5 安装变压器 
  在变压器的主体进行安装之前,务必首先把它和封闭母线相连接,这能够保证套管的中心线和封闭母线两者的规格一致且相互匹配。变压器的设备到达现场之后要首先进行设备的固定,保证陶瓷管的表面绝对的洁净,且其表面要绝对的光滑而不能有裂开的缝隙或者小伤痕等,如不能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要及时的更换新管。安装完成以后,检查是否有渗漏油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进行处理和纠正,检查确认无其他问题后才可以进行试运行变压器的操作。合闸必须在全部的电压都贯通的时候才可以进行冲击,断开全部的低压侧,投入所有的高压侧,持续性的通电时间要在15分钟以上。若在全电压的直接冲击下合闸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说明变压器的性能方面无任何问题,可以持续进行4~6次的冲击,每两次的冲击试验之间间隔10分钟,第5及6次试验可以进行空载运行。此外要按时检查绝缘装置及保护装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对两处装置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护。只有在中性点良好接地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冲击合闸试验,否则会令变压器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 
  3 结语 
  总之,电力资源越来越多的参与和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国家也愈来愈重视用电的安全,使得电力系统的安全同时也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安全问题。而安装电气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运行机能和安全性,它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因此,在变电站安装时,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合理地选用最新的安装工艺,运用到接地装置、母线装置、电缆线路及变压器等方面,科学合理地进行有效的安装及布局,进而全方位地提升变电站安装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国锋.变电站安装施工中电气安装新工艺的应用探析[J].科技风,2015,(23). 
  [2] 杨立军.电气安装的质量控制与安装工艺技术实施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11). 
  [3] 路华伟,罗玉琴,雷玺平.变电站电气安装施工工艺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2). 
  [4] 周航.变电站安装施工中的电气安装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4,(11). 
  [5] 曹兵.10~220kV高压设备安装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研究[J].通讯世界,2015,(2). 
  [6] 唐理文.变电站安装施工阶段电气安装新工艺的运用实践及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5,(23). 
  [7] 刘伟.变电站电气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河南科技,2014,(12). 
  [8] 施志远.变电站工程安全施工阶段电气安装工艺的运用实践解析[J].科技与创新,2015,(21). 
  [9] 孙兴良.电气安装新工艺在变电站安装施工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5,(12). 
  [10] 陈伟戬.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技术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