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现实中电力技术的发展赶不上供电需求的扩张,供用电技术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对于自身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都带来了不小的风险。因此,探讨了其相关影响因素,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促进电力行业供用电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供用电技术; 安全性; 可靠性; 影响因素;

  引言

  供用电技术的持续改进是当前我国电力体系中进行技术部门升级与总体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由于供用电的技术无法在实际中明确区分,而是往往自成一体并在同一体系中同步运转。因此可以说,供用电技术是包含了电力供应与使用技术的总称,所以说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紧密相连的。

  1 确保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必要性

  供电与用电系统共同处于一个长长的链条之中,其中包括着空间上我国各地区电网的地理覆盖跨度,也包括时间上从供电到使用的持续过程。电网的供电设备技术方面一旦出现老化或者故障等问题,就会影响到成片地区的电力正常使用,使电网覆盖到的地区遭受电力技术风险带来的巨大危害,不仅给居民们正常的生活造成不便,也让正常的工作与生产被迫停顿。电力资源自身对于人类是有天然的威胁的,电流的电压如果稍加控制失误,出现电压突变或者技术性漏电等现象,都极易可能引发火灾以及电网短路等等危险现象。由此看来,供用电技术确保安全性与可靠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2 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2.1 供电线路问题频发

  供电线路在整个供用电技术体系中发挥着基础的技术载体作用,它不仅仅是供电系统的基本运输途径,也是支撑着用电技术安全和可靠性的物质前提。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供电线路分布的地理跨度较大,许多供电线路风险故障的频发都不受可预见的因素影响。如果一旦发生故障,对于线路的故障排查工作,也往往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与物力成本,检修难度较大。同时,如果任意一处电力系统发生故障问题,那么这些故障问题也会反映在供电线路上,甚至会通过供电线路的故障给整个电力体系带来全面的瘫痪。除此之外,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些狂风暴雨天气以及雨雪天气都会给裸露在室外的供电线路造成设备问题,使线路发生短路,从而影响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1].

  2.2 供电系统的超载运作

  当我国供电系统的更新与建设赶不上现代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要求时,就必然使我国的供电系统处于超载运作的状态之中,增加了供用电技术的安全风险和可靠性风险。电力能耗需求的增加也使各种电力技术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而相应的老化设备更替与新技术设备的投入使用则跟不上现实的发展要求。在这种现实情况之下,供电系统的超载运行使得系统设备部件的老化速度加快,往往在没有使用到标准年限时就出现了各种因老化而产生的功能问题,从而致使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用电安全受到来自于技术设备的危害,甚至会带来重大的电力事故,严重影响着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2.3 供用电技术信息自动化程度低

  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当代人们带来了信息技术的普及,对于供用电技术来说,理应配载信息自动化技术,使得国家的供用电系统都处于信息化的管理下,让供用电技术的各个环节风险都得到有效的监测与控制,并且使故障的排查与检修变得及时而高效。尤其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供用电技术仍旧十分传统,缺乏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供用电技术的信息自动化程度低使得故障的预测机制十分不完善,电力系统的故障排查和检修常常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资源,在一些经济较落后、道路不畅通的地区,电力检修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让本来贫困落后的经济社会运行更加处于暂停状态,影响了地区经济的进步。另一方面,信息自动化程度应用效率低还给电力设备的技术维修造成困难,使故障排查点数量繁多,增加了检修难度,同时降低了快速恢复正常供用电的效率。

  2.4 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不到位

  如果电力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时能够得到电力工作人员高效率的排查与检修,并且相关人员能够对故障点进行二次维护,更换老化或不合规的旧的设备零件,那么就能够使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使我国的整体供用电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然而在实际的现实工作中,电力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效果往往十分不尽人意。尤其是现代电力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故障的检修不能由传统的电力工人来进行,而必须由专业的电力技术人才进行实地操作。因此不懂得专业设备维护技术原理的传统电工常常因为维护操作不当而造成设备故障的多次频发,专业电力技术人才的匮乏又间接地给设备检修维护造成困难。

  3 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几点建议

  3.1 设立定期电力线路故障排查规定

  加强供用电线路的维修与养护,需要在电力检修制度上设立定期线路故障排查规定。电力供用线路的空间跨度大,需要专人进行故障的监测,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监测还未覆盖到全国电力供应线路中时,需要电力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一方面排查可能出现的线路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及时发现老化线路设备并进行更替,保证线路使用的可靠与安全[2].

  3.2 设置应急情况的电力设备与线路抢修制度

  一些非人力可控的风险因素常常具有偶然性与随机性,例如恶劣的自然天气、突发的人为破坏或者故障问题等等,会使人们发现电力设备与线路故障问题的时间有所延迟。而在从故障发生到人为排查发现的过程中,如果危险因素不及时加以控制,就有可能对整个电网或线路故障发生地区造成危害。应急电力设备与电力线路抢修制度针对突发的偶然性事件而设立,能够保证对不安定源的控制以及抢修的效率,并将电力故障危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3.3 加强对电力人员的管理

  供用电技术需要一批高质量的专业电力人才来维护与推进。传统的普通电工越来越难以在现代电力系统的运转中发挥核心作用了,为此,首先需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电力人才,将专业人才分配到供用电技术的相关环节岗位上,保证电力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技能素养能够适应现代电力设备的技术使用要求。需要保证电力专业人才在供用电技术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作用的发挥,让他们成为我国电力技术系统的带头先锋队。其次,需要加强已有电力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新时代技术培训,让电力系统的工作与技术维修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适应当前现代电力设备的推广与应用要求,提高整体服务能力[3].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对确保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必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加强对供用电技术的安全和可靠性建设,必须从各个环节与部分的影响因素着手,从而真正提高我国的供用电技术水平,使我国的供用电技术质量能够与发达国家比肩,并为当代社会的运转提供不竭的良性动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高铁成。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居舍,2019(7):179.

  [2] 龚子塬。关于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思考[J].建筑发展,2019(2):14-16.

  [3]肖博。浅谈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及可靠性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8(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