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安全心理与安全管理

摘要: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施工,多数情况是露天高空作业,而且现场情况多变,又是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劳动条件差以及从业人员的构成不确定性及流动性大的特征。施工事故带来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要求必须加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建筑施工企业是安全管理的主体,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村转来的劳务工,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加强工人主动防护意识和被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本文应用安全心理学对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造成这些因素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安全心理安全教育安全管理

一、建筑安全心理学

  建筑安全心理学是研究劳动者在对待和克服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心理活动规律。它包括安全心理过程和安全个性心理。人必须通过感觉、知觉和记忆等来认识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人的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以便最终对不安全因素做出判断和评价。安全心理过程是在生产活动中进行的,而安全心理过程又不能离开具有个性的人的生产活动。

1、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

 ①、态度是指对人和事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态度可定义为在某种情况以一种特定方式表现的倾向[2]。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例如,工人甲在工作中,对班组长的严厉批评感到不服,于是,他对其有很大意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态度发生极大变化,故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违章操作,导致事故发生;工人乙长期从事一样工作,他感到单调、乏味,心里产生厌倦、疲劳,工作态度不像以前那样积极,而是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工作警惕性降低,掉以轻心,敷衍了事,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

  因此,要克服安全生产中由各种不良态度造成的安全事故,安全管理人员尽尽量克服“以责代教、以罚代管”的现象和作风,同时,注重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和具体的工作上缓解工人的精神力和矛盾,从而有效地消除员工对安全工作产生的不良态度。

 ②、情绪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人的情绪水平失调[2]。由于人是社会中的人,受周围环境包括家庭、社会、单位等客观条件影响,容易产生烦躁、神志不安、思想溜号、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或是高度喜悦、兴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就会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节假日前夕,大多数人能产生兴奋激动情绪;新婚、恋爱、吵架、失恋等原因都能导致情绪产生巨大波动,使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出现操作失误等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情绪激动水平的高低是外界刺激引起的。因此,改变外界刺激可以改变情绪的倾向和水平。只有从组织管理上和个体主观上注重创造健康稳定的心理环境并用理智控制不良情绪,那么,由情绪水平失调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就可以大幅度降低[2]。

  ③、动机是用来说明人们要努力达到的目的,以及用来追求这些目的的动力。心理学家已指出了不同的动机理论,特别是劳动中的动机,由于动机不同可能对安全产生不同的效果[2]。动机包括经济动力、社会动力、自我实现动力等。例如,为了提高产量、多得报酬而忽略安全,导致事故发生的案例比比皆是;再如,倘若一个人认为人在工作中有自我成长的要求,那么他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使自己在事业上获得成就,为了实现这一动机,他就会考虑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安全,离开了安全,就不可能有事业的成就,那么,这种人在工作中就会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几率就会极少。

 2、其他异常心理人的安全行为除了受态度、情绪、动机等心理因素影响外,以下几种异常心理状态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安全行为。

  ①、盲目从众心理是自身行为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从而无法用自己理性和识别能力作出判断的一种心理。人云亦云,是人们在适应群体生活中产生的必然反应。但是由于盲目从众,一些不安全的思想行为和动作很容易泛滥,从而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因此,在安全生产中,通过必须彻底将“违章、违纪、违标”的从众心理变为“遵章、遵纪、遵标”的从众心理。

  ②、心存侥幸心理是指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者免去灾害。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存在侥幸心理。但是,如果在关系到安全的问题上心存侥幸,事故就会发生。总的看,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主要是错误的经验主义和小概率事件误导。侥幸心理其实也是一种投机心理。以最大的冒险保住了最小的安全系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那当然是侥幸。但是这样的“神奇”无法经住时间的考验,大多数换来的是血淋淋的惨痛教训。有侥幸就会有教训,有的是前人的侥幸变成后人的教训、有的是昨天的侥幸就是今天的教训,更有甚者,刚才的侥幸就是眼前的教训。因此,我们时刻要保持对侥幸心理的警惕,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要有对企业、对他人负责的责任心。只有这样,侥幸心理才无法威胁安全生产。

  ③、冒险心理对于不同的人,冒险心理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在有些企业领导的心目中,总是经济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生产、为了利润、为了任务,安全往往就只能靠边站;对于老员工而言,他们对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了如指掌,甚至对可能发生的问能也会说得头头是道,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凭空产生一种自负心理认为自己老资格了,做了几十年不出问题,听不进别人的劝告,甚至觉得那些规程和措施太过麻烦,违章操作成为习惯性行为,最终酿成大祸;新员工则跟老员工相反,对自身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对岗位的操作规程缺乏必要的了解,但却逞强好胜,想要表现自己,根本就想不到自己的误操作可能会造成的严重后果,自然就存在一种冒险心理。有冒险心理的人,往往是只顾及眼前的得失,而不顾客观效果。针对这类型的人,只有耐心教育,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才能避免冒险心理的滋生。

 ④、技术不熟练,遇险惊慌失措,由于操作技术不熟练,生产工艺不熟,面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或出现紊乱,束手无策,惊慌失措,终究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心理教育是尤为重要的。

 控制不安全心理的几点建议首先建立与维持兴趣防止工伤事故,控制人的不安全心理的一个原则是建立和维持对安全工作的兴趣。只有真正对安全工作产生兴趣,那么,人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第二安全培训教育与管理多姿多彩的安全培训教育和人性化的安全管理都是控制不安全心理的重要手段。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治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以及及时的治疗工作能对保持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预防事故的发生起到较大的作用。

  二、认真抓好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安全教育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为活跃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开发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业从业人员逐年增高,其中大部分一线工人来自农村,建筑业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个大市场,但是农民工整体综合素质却令人担忧,特别是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都偏低,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虽然安全教育我们喊了许多年,也有不少规定,但是建筑劳务市场的现状就象一个多嘴的漏斗,不同环节的流转是自由的和多向的。

  首先,所有的安全教育都忽视了一个现实情况,在蓬勃发展的建筑业,普遍反映“劳务工荒”,供求市场的失衡注定上述的教育变成一种形式。

 其二,目前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是为了应付政府的监管才不得不去做,变调的目的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其三,农民工走入建筑业,对建筑安全的风险知之甚少,思想上的轻视造成主观上对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漠视。

第四,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肤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安全教育实施措施

  针对这种现状,应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企业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三级教育的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工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建设主管部门应负起监管和指导的责任,要达到2个目的:

  ①劳务输出企业要了解建筑业的安全风险;②掌握防范安全风险的基本技能,达到初级滤网和规范的作用。

  选择专业劳务公司,把零散的农民工纳入有序的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使得劳务工达到第2级的安全教育,使劳务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募劳务工或选择劳务公司后,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

  改进安全教育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平面宣传手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起到主动自我防护的目的,并认识到伤害别人的严重后果。

  三、建立建全安全预警机制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作出评估,下达安全预警书到不同的项目。其次每个项目要根据企业下达的安全预警书进行具体化,并做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

  1分层规划安全平面防护图,图中标明“四口”防护位置、临边防护位置,并以颜色区分防护的重要性。现场按照平面图进行防护,并做出安全标识和警示。

  2建立安全动态防护和检查制度项目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安全防护需要,防护的重点和措施也不同。在同一施工阶段安全防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安装与装饰工程施工时,随着工序的穿插,往往需要临时拆除防护,这就要及时跟进恢复。

  3根据动态防护的特点,要求项目安全员的检查必须是动态的,应根据动态防护平面图进行定时检查、记录和跟踪落实。

  4编制好各项安全应急预案保证建筑安全施工。

 四、结语

  安全心理因素对安全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倘若能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心理,那么,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靠施工企业是不够的。应通过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主动防护意识,并保证安全防护投入和措施的到位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才能提高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资料

1.作者:钟铭杨晓璐[浅谈安全心理因素对安全行为的影响]

2.作者:腾毅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