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实际出发对脚手架事故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脚手架安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为保证建筑施工安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预防  脚手架安全事故  基本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建设工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一座座高层、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对建筑外脚手架的安全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脚手架在搭设、施工、使用中作业危险因素较多,部分施工现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达不到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和科学化的安全防护,致使架体倒塌、倾斜等事故 <http://ppjsj.ebdoor.com/>时有发生。为此,本文对建筑业脚手架的伤亡事故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从中找出事故的成因及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成因分析:
        1.人的因素: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此外,监护人的失职、操作者本人的违章作业,也会造成大量的事故。尤其是脚手架的架子工从事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未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带,由此导致的高处坠落事故时有发生。另外,有些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对可能遇到或发生的危险估计不足,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也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物的因素:
        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在部分建筑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是脚手架首层、操作层防护不严密;二是密目网、水平兜网系结不牢固,未按规定设置随层兜网和层间网;三是脚手板设置不规范;四是悬挑架设置不规范,由此可能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另外,有些脚手架及扣件使用劣质的材料制造,刚度达不到要求,使用前未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都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3.安全管理因素:
        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不全面,安全技术交底无针对性。在现场检查中发现项目部重视施工现场、忽视安全管理资料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果不编制施工方案,或者不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照抄标准、规范,应付检查,安全技术交底仍停留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的层次上,缺乏针对性;工程施工过程中凭个人经验操作,就会不可避免地因事故隐患和违反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等问题,引发重大伤亡事故。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在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和在脚手架上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大都存在违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问题,但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工长、专职安全员未按要求进行在定期安全检查或因为检查工作等原因不认真、不仔细,均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后未及时整改和纠正,最终导致一些重大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预防对策
        (一)严格执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安全操作规程
        1.脚手架作业层防护要求
        作业层脚手板要满铺并固定,杜绝跳板现象存在。板与板之间紧靠,离开墙面120~150mm;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大于150m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脚手板重量不宜大于30kg。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向下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
        2.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连墙件可按二步三跨或三步三跨设置,每个连墙件控制面积不大于40m2,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50m时,每个连墙件控制面积不应大于27m2。设置连墙件的垂直距离控制要比水平距离更重要。试验表明:在连墙件控制面积相同的两个脚手架,按二步三跨设置的连墙件,比按三步二跨设置连墙件的脚手架承载能力提高7%。连墙件的位置应靠近(不大于30cm)主节点处设置,因为只有设在节点附近传力效果最好,才能有效地阻止脚手架发生横向弯曲失稳。最不利的位置是设置在立杆步距的中间,这种设置几乎起不到横向约束的作用。连墙件的设置必须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因为第一步立杆,所承受的轴向力最大,此处设置了连墙件,也等于增设了一个支座,这是从构造上保证脚手架立杆局部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也必须设置连墙件,以提高脚手架的整体稳定。要注意连墙件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可以使脚手架一端较低,建筑物一端较高,但不准建筑物一端低于脚手架端连接。
         3.剪刀撑设置要求
        设置剪刀撑可增强脚手架的纵向刚度,阻止脚手架倾斜,并有助于提高立杆的承载能力。试验表明:设置剪刀撑可提高承载力10%以上。按规范要求应在脚手架外侧设置剪刀撑,跨越范围为5~7根立杆(不小于6m),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剪刀撑斜杆与立杆及外伸的横向水平杆交点处用回转扣件紧固。剪刀撑底部落地并垫木板,剪刀撑随脚手架的搭设同时设置。当脚手架高度低于24m时,除在脚手架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剪刀撑外,其中间可间断每隔9~15m设置一组;脚手架高度大于24m时,应连续设置。同时,剪刀撑在脚手架中是承受拉杆或压杆的作用,而杆件承拉或受压力的大小主要是靠扣件的抗滑能力,所以在剪刀撑斜杆上扣件设置得越多其受力效果越好。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处不少于2个回转扣件,搭接长度1m。
        4.纵、横向水平杆设置要求
        横向水平杆(即:小横杆)是脚手架的受力杆件,横向水平杆不仅承受脚手板传来的荷载,同时还将里外立杆连接,以此提高脚手架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当工地因大型工具不配套,横向水平杆被过量拆除后,双排脚手架实际上已形成里、外两片脚手架单独工作,承受荷载后,会过早变形失稳,引起安全事故发生。如果横向水平杆设置时的扣件只紧固一端,同样因不能将里外排脚手架连接在一起而不能共同工作。试验表明:当非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隔一步或隔两步间隔拆除时,脚手架的承载能力也将随之降低10%以上。
        纵向水平杆(即:大横杆)是用来将荷载传给立杆的杆件。向立杆传递荷载时,由于纵向水平杆是附在立杆的一侧,所以立杆是偏心受压(偏心距为53mm),为减小立杆受力后变形,把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的里侧(双排脚手架的里、外排立杆,都把纵向水平杆设置在里侧)。这样脚手架承受荷载时,里、外排立杆的变形是对称地向外弯曲,但由于在节点处设置了横向水平杆,所以就使里、外立杆的变形相互抵消,从而提高脚手架立杆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提高承载能力。而纵向水平杆的间距称为步距,步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立杆的长细比和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当步距由1.2m增加到1.8m时,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将下降26%以上。所以施工中纵向水平杆的布距不得随意加大,不得擅自拆掉纵向水平杆。
        5.脚手架拆除要求
        拆除前的准备工作: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构造要求;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由工程施工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拆除时应做到: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当脚手架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二)加强脚手架构配件材质的检查,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大量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及建筑构配件流入施工现场。因安全防护用具及构配件不合格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从进货的关口把住产品质量关,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产品必须是安全有效的合格产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达不到安全防护要求的用具及构配件不得继续使用。
        (三)认真做好脚手架使用中的安全检查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
        以上所述是预防脚手架上安全事故的几条最基本的措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项目还应根据工程的特点,拟定切合实际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具体措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 规范》(JGJ13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