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

      【摘要】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是提高施工安全水平和构建文明施工场地的重要保证之一,对于预防及减少施工现场伤亡事故,确保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实现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就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字】建筑施工防护对策安全防护

  一、概述

  我们在对建筑施工生产全过程中应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将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对策作为手段,将施工安全技术与安全防护对策作为支撑,互为补充,综合治理,建设好建筑施工安全系统工程,以实现施工安全生产的目标。

  二、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概述

  (一)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的定义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就是以研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保证要求为核心,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探索施工安全的内在规律性,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从而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安全保证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及减少其危害的技术和防护对策。

  (二)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目标,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会,而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的同时,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也越来越复杂,要确保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这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积极落实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作为市场经营策略,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以便更积极地开拓建筑市场。

  2.有利于提高工人安全施工的技能水平,丰富劳动力市场,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我国建筑企业的工人大多数来自农村,未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就成了建筑工人,自身文化不高,施工技能落后,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淡薄。通过对其教育培训,改变生产观念,提高其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3.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因为建筑施工的特点,建筑业总是事故高发段,而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工人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社会稳定发展也造成负面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积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以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为支持,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术,严禁“三违”现象,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势必会消除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良险发展,也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基本措施

  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施工安全目标的实现,建筑企业应针对施工全过程中各种特定工程项目的不安全因素和施工安全保证要求,相应采取消除隐患以及警示、限控、保险、保护、排险和救助等安全技术与防护基本措施,同时它也是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1]。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教育培训体系,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2]。

  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安全作业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前期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导全局、统筹规划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全过程的组织、技术、经济文件,是施工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保证各项建设项目顺利地连续施工并从而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安全生产任务的前提[3]。

  合理组织施工作业,做好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现场要合理组织施工作业面,避免出现相互干扰;合理组织作业人员,合理编制作业面的工种、技术等级;合理安排作业流水线,避免危险交叉作业等。做到既安全文明,又合理使用平面和空间。

  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工作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2]。

  同时,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现场暂时停止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做好现场防护。

  4.经常进行预防性试验,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预防性试验就是对现场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用品等,在使用前或使用中定期进行机械强度或绝缘性能等特征的试验,避免“带病”运行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如混凝土强度试验、钢筋的拉断试验等[4]。

  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由于长期磨损或意外损伤,可造成设备事故,甚至使周围职工受到人身伤害。要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和有计划地检修,使其保持在安全运行使用状态,从而确保使用操纵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2]。

  5.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合卫生标准;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

  6.及时发放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

  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2]。

  在施工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四、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措施

  实践证明,安全须得文明,文明导致安全。现在许多施工企业都已认识到,必须把创建文明工地,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业作为确保施工生产安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必保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一)安全文明施工技术(作业)体系

  创建文明工地、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业,不仅是管理性很强的工作,而且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安全与文明密不可分,共处于一体,组成了安全文明的共同体;创建安全文明工地与推行安全文明施工技术也密不可分,组成了安全文明施工的共同体。

  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的任务是缔造施工生产的安全文明状态和规范施工生产作业的安全文明行为。施工生产的安全文明状态包括创造安全文明施工场所和采用安全文明施工的工艺和技术两个大的方面,而施工生产的安全文明行为即进行安全文明作业和操作[5]。

  (二)施工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文明施工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是相辅相成的,施工安全生产不但要保证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井然有序,改变过去脏乱差的面貌,对提高投资效益和保证工程质量也有深远的意义。

  五、总结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生产的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高,安全管理法规、标准不健全,安全监督体制、安全信息建设体系不完善有关;同时,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较低;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管理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少;工人素质较低,安全保护意识差,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或者培训不到位就上岗作业;施工安全管理不规范、不严格,施工现场“三违”随处可见;而工程建设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施工难度不断加大。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总之,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我们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群策群力,齐抓共举,治根治本,为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目标而努力,为构建安全生产新格局而努力,为实现社会和谐而努力。

  6.参考文献

  【1】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p2301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2004.2

  【3】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

  【4】张彦民主编.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气象出版社.2001.p144

  【5】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p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