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一直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作为工程管理的第一要务。本文从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出发,理论结合实践,就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隐患的来源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进而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范对策;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建筑工程投入建设。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尽管目前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管理体制与相应的技术措施,但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导致现场施工安全事故依然存在。基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就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隐患来源,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范,做以下探讨与分析:
  1、施工安全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1.1 施工安全管理的内涵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筑施工企业及有关单位在建设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指导方针,严格落实“责、权、利”相统一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运用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结合施工生产自身特点和施工经验,通过法规、政策、技术、组织等手段,使人、物、环境构成的施工生产体系达到最有效安全状态,实现施工安全生产目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实施、协调、监督等系列活动的总称。
  1.2 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1)施工作业的非标准化使得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增多。工程的建设是有许多方参加,需要多种专业技术知识,加上地区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企业数量多,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技术装备资金实力参差不齐。这些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层次多,管理关系复杂。而当前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手段较单一,很多仅依赖经验、安全检查等方式,技术标准难以统一,难以形成详细的统一管理标准。
  (2)生产工艺复杂多变要求有配套和完善的技术措施予以保证,现代建筑物每个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要求,形成了产品多样性的特点,导致每一建筑物的各道工序均有其不同的特性,其中的不安全因素也就各不相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上的不安定因素也在随时变化,故为了完成施工任务,就必须针对工程进展和现场实际情况不断及时地采取安全措施,这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建筑施工活动空间狭小使不安全因素增多。建筑产品的固定性造成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具,当场地窄小时,由于多层次的主体交叉作业,很容易造成物体打击等伤害事故。同时,建筑物体积庞大,外部形体形式多样,使得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防护措施随着工程类型和进度发展要作调整。对于目前在城市施工的超高层的建筑、特殊形体的建筑。其围护工作更受到空间狭小的限制,使得操作者危险度增加,高处坠落事故增多。
  (4)施工周期长同时露天作业使得工作条件十分恶劣,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特别庞大,施工周期长,从基础、主体、屋面到室外装修等整个工程的70%均在露天进行作业。同时要忍受春夏秋冬的风雨交加,酷暑严寒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容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隐患来源分析
  建筑施工是一个由人、物、环境、管理4个方面组成复杂的系统,这4个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即事故由人、物、环境的原因引起,而这三者又受管理水平和法律健全与否等方面的制约。
  2.1 建筑施工人员、物、环境三因素分析
  (1)环境的原因:不安全的环境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自然环境的异常,即岩石、地质、水文、气象的恶劣变异;生产环境不良,即照明、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噪音、振动、空气质量、颜色等方面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环境的恶劣状态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物的原因:所谓物包括原料、燃料、动力、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以下几种情况:设备和装置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存在危险物有害物;安全防护装置失灵;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构成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转化为事故。
  (3)人的原因:所谓人,包括操作工人、管理人员、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和其他人员等。他们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主要包括: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危险作业或高速作业;人为的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工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操作。
  2.2 建筑施工管理因素分析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安全为目的,为管理者对生产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由于自身方法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有效的达到保障劳动者的安全。
  (1)现有的建筑施工管理不全面、不系统。安全管理是“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的管理,必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专管成线,群管成网”,而传统的安全管理没有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安全管理工作形成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基层,事故控制效果差。
  (2)管理思路出现偏颇,侧重于事故管理。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事故的追查处理上,而忽视了事故发生前每一工作环节所潜在的危险,实质上是被动的“事故管理“。没有从根本上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侧重于追究工人的操作责任,忽视创造本质安全的物质条件。安全管理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有机联系割裂开来了,没有深入研究人、物两大要素在事故致因中的辨证关系;没有从整体和全局的观点来控制事故,背离了事故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2.3 法律制度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现有的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 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施工企业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切实抓好制度落实和责任落实,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项目经理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负全责,把安全工作贯彻到在生产工作的全过程中,有效开展安全管理活动。二是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从项目经理到一线员工,安全管理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有责任人,形成安全管理网。三是施工项目要通过企业管理部门的生产资质审查,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点。管理与技术的所有人员,都要按照从事生产的内容和工种,通过企业施工项目的安全审查,取得安全操作许可证,持证上岗。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需经参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安全操作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