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现正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是建筑安全事故的多发期。当前国内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安全监管的薄弱以及企业安全工作基础差等主要特点导致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和坍塌等事故时有发生,建筑现场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应该高度重视和加强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强化管理,构建有效的建筑现场安全保障体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加强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 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的特点 

  工程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要素的集中点, 其特点是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并存。由于人、机、料高度集中,存在着众多危险因素,这就决定了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及持续性等。目前工程施工安全领域的主要特点有: 

  (1)建设规模快速增长,施工难度加大,危险性也增大。以前小区建筑没有设计地下室,现在不仅设计了地下室,有些而且还是多层设计,这就对施工安全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我国固定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建筑业总产值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建筑市场以高容量状态向前发展,专家预测这种状态至少要保持25~30年。 

  (2)建筑投资主体的成分日趋多元化。投资主体由原国有、集体经济成分为主变为国有、股份制、私营、外商投资、个体工商户并存的形式。一些投资主体行为不规范,投资的项目刻意逃避政府监管。 

  (3)工程建设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生产专业化,总包、分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咨询、项目管理应运而生,工程建设分工更细,新的经营模式、生产方式不断涌现,一些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施工企业,其安全生产保证能力与当前生产状况不相适应。 

  (4)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下。目前全国建筑业的3900万从业人员中,农民工比例占到80.58%,有的施工现场占到90%以上。工人的安全意识差,防护技能低,而职业技能的培训也远未达到要求。 

  1.2 企业管理不到位 

  针对建筑现场的安全管理,国家先后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筑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 建设部也出台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调查程序规定》等部门规章。但有些企业和部门漠视国家法律法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监管力度不够,忽视安全生产这一基础性工作, 再加上一些项目经理及事故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缺乏基本安全知识,不执行国家标准和规定,违章违规操作,且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疏于形式,使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从而成为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这些都对建筑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构建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的理论依据 

  2.1 安全系统管理 

  安全系统管理是以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现代管理工程的新内容,吸收传统管理的成功经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实行教育的、法制的、经济的、技术的、行政的安全管理手段,其目的是调节人与其所处环境中相应的物质条件(设备、工具、产品、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安全、高效,以实现劳动生产及社会活动正常运转,从而保护劳动者及公众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安全系统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不但具有系统的共同特性,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而且有其特殊性,比如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等。要求承包人应按国家和地方部门的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施工管理制度,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施工现场人员与机械设备的施工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人员安全以及防台,防火,防爆,防汛和防盗等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承担安全施工责任和费用,并承担由于措施不力造成的事故责任和因此发生的费用。 

  2.2 本质安全化 

  本质安全化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在方法论上讲求安全的主动、超前,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包括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在每个工程开工前都要约定安全控制的目标: 

  (1)死亡事故为零; 

  (2)重伤事故0.5%以下,尽量减少轻伤事故; 

  (3)杜绝火宅事故; 

  (4)不发生重大机械事故; 

  (5)杜绝高坠事故; 

  (6)杜绝物体打击事故。 

  如未达到上述目标,业主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承包人适当惩罚,罚金从工程款中扣除。 

  2.3 事故预测与风险分析 

  传统的安全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管理, 多是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或者在事故后总结经验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使用,要求人们不仅是要重视已有已知的危险,而且更要主动地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从而对症下药,积极地进行风险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在进行事故风险分析的同时,要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安全应急预案。这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事故造成损失的重要措施,是现代安全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 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软件建设 

  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它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工程项目各职能部门都是安全管理网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各部门都能不折不扣地落实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才能使项目的安全管理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才能保证安全管理更顺畅,更有力度。安全规程、制度和纪律是过去人们在安全生产工作 

  中宝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和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因此建筑现场安全管理就应该在认真学习、参照安全规程和制度的基础上,编制一系列诸如生产责任制度、检查制度、教育培训制度、验收制度、奖罚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消防保卫管理制度等安全规程, 并将其汇编成手册。通过安全管理资料的不断完善,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安全施工,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积极推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在部门内,还应设置专职安全资料管理员,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按规定如实地记载、整理和积累相关安全管理资料,做到及时、准确、完善;并做到与施工进度相结合,施工现场实况相结合,与部颁规范标准(JGJ59-99)相结合,分门别类,建档管理,使之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切实起到指导安全施 

  工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有效措施, 排除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达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3.2 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是增强人们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并顺利实现安全工作总体目标的前提保障。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和安全技能的高低影响着项目的整体安全工作。因此, 除了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的学习、培训、考核外,项目部经理还应围绕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经常举办一些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或讨论会,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参加安全工作座谈,以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大家的安全技能水平,保证安全工作在各领域的积极开展。作业工人安全意识的强弱和安全技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安全工作的实效。通常建筑一线的作业工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差,因而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比如入场教育是工人上岗前必须接受的常规教育,它由公司、队伍、班组三级教育组成,重点是普及安全知识法规,讲解安全操作规程,剖析典型事故案例。三级教育完毕,安保部组织工人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后办理了上岗证,才许可进场作业。 

  3.3 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信息 

  网络系统建设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由于作业面比较集中,作业人员密度大,安全管理难度大。为了能更及时、更充分地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了解和改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应在施工难度高、危险性大的区域安装电子信息监控系统。通过使用监控系统,可以全天候、不留死角地记录监控区域的生产活动和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 从而有效地检测和控制安全重点和难点部位,随时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分析查找(未遂)事故原因,弥补管理漏洞,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安全管理手段,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另外,施工现场安全文化建设以及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等也是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4 地下室基坑现场施工监测要求 

  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安危关系到本工程的安全,还关系到附近建筑物和城市管线及道路设施的保护等,因此必须采取信息施工的方法对基坑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测。监测未到位不得开挖,业主务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且实力较强,认真负责的单位进行监测,监测单位应制定专项监测方案,应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监测过程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及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应有紧急防患措施,以防发生工程事故。总之,监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伴随基坑施工的整个过程。绝不可以思想上麻痹,放松安全意识的警惕性。 

  4 结束语 

  地下室基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良好运行不仅仅需要技术、信息、教育、管理、安全文化等多种内在因素的力量,还需要政府监管、舆论力量以及全社会的支持等多种外界因素的积极作用。只有通过这些因素的优化组合,构建起完善、有效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才能创造安全、文明、有序的施工生产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