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挖基坑是城市地铁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的基坑工程相比,地铁明挖基坑对深度和长度的要求更高。城市地铁建设处于人口密集、紧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分布复杂等环境之下,因此其在施工技术上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就地铁基坑明挖施工安全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地铁;明挖基坑;施工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今,地铁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各大城市均在进行地铁的规划和建设。在地铁的实际建设中,根据地铁线路的土体差异性和复杂性,以及设计和施工方案与地质环境的不适应性等因素,在进行明挖基坑施工时,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或其他状况,而导致施工中断。因此,熟悉明挖基坑的特征和施工最佳条件,解决常见的技术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地铁明挖法施工的特点 

  在地铁工程施工中,明挖法具有施工工期短、施工速度快以及施工作业面多的特点,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施工的工程造价以及施工的质量能够进行很好的控制。在地铁车站施工中,明挖法是常用的施工技术,因此,在很多的地铁施工中,这种施工技术应用非常普遍。明挖法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也会受到一些因素制约,这种方法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施工场地要求比较严格,一定要保证施工场地足够大,这样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麻烦,因此,在施工条件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这种施工方法不能进行使用。在施工中,明挖法施工技术在建设空间方面非常大,很多的地铁站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不仅仅能够满足出行换乘站的需求,而且成为了人们休息和购物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二、影响地铁明挖基坑施工安全技术常见的问题 

  (一)围护技术方面 

  明挖基坑的围护体是指坑道两侧的支护体。现今,在支护设计方面一般都能做到科学和可靠。然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为了节省造价,而偷工减料的情况,这就有可能造成围护体插入深度不足而降低了基坑的安全系数。在多数地区,雨季来临的时候,基坑的围护体就可能发生崩塌。另外,还有可能因为挖孔桩的桩芯质量不过关,在基坑挖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因为承受不了弯矩而出现崩离的现象。 

  另外,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施工技术差错,可能导致止水帷幕的构建失败而最终造成围护体的崩塌。譬如:在地下水含量较大的区域,连续墙接缝夹泥,水砂涌入便会造成基坑被淹的事故。这种土体环境在南方多雨地区或者沿海沿江地区是十分常见的。所以,在确定了土体环境之后,对可能引起围护体施工难度的情况要高度重视。 

  (二)开挖技术方面 

  明挖基坑的施工过程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因此易受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从而导致了工程进度的变化。为了赶上进度或者加快进度,施工中便会存在施工工艺不合理,工序颠倒的情况。譬如:在基坑超载、支护暴露时间较长等情况下,将会造成支护体结构变形而导致地面沉降或者附近房屋开裂的严重后果。 

  有的明挖基坑在开挖之后才发现地质情况和勘测报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施工人员并未及时做出调整。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支护体也可能出现垮塌的事故。从技术上来讲,明挖基坑的支护体是施工的关键,而支撑架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是支护体的关键点。当设置斜撑的地段围檩封闭严密性不合格时,支撑的轴力将无法平衡,这时将会导致支撑架的稳定性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围檩一旦达不到预设的效果,将会导致立柱与支撑连接点的错位,进而发生一连串的技术参数不达标,最终造成围护体的破坏。 

  (三)施工应急处理方面 

  地铁施工的过程因为其工程的庞大与复杂,有效的检测量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险情的有效预防,并及时的采取应对措施也非常的重要。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因为人员能力和仪器设备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将会出现检测和量控上的盲点,这对施工的应急处理是不利的。在施工场地上,很容易出现检测信息缺失、对险情判断失误或者应急准备不足的问题。 

  三、地铁明挖基坑施工安全技术监管措施 

  (一)做好支撑作业 

  1.基坑开挖前严格落实国家和轨道公司关于重大方案的报批要求,编制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落实专家审查制度,审查通过后实施。 

  2.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专项技术方案的要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交底,通过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审核后,对施工工班进行及时的安全技术交底。 

  3.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明挖施工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区分段、先撑后挖、快速封底”的原则,处理好开挖和支撑的关系,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原理掌握好开挖与支撑的关系。 

  4.做好雨季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基坑底及时封闭,雨天避免施工,并对开挖工作面进行覆盖,避免雨水对基坑边坡和基底的冲刷和浸泡而造成边坡失稳和基底软化,做好基坑周边的排水设施的维护。 

  5.制定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和衔接流程,保证流水化施工。 

  6.对基坑支护体系、地下水位、周边土体及建(构)筑物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测量,通过及时反馈、分析监测信息来指导现场施工,做到信息化施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7.做好基坑失稳、连续墙接缝涌水、基坑周边地面异常沉陷、恶劣天气影响、建构筑物管线变形和沉降超限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 

  (二)加强基坑围护结构位移的确定 

  1.对于基坑围护结构位移比较大的情况,先停止挖掘,在薄弱位置紧挨着土面进行临时支撑的设计,对围护结构的持续位移进行控制。 

  2.做好四周建筑物的注浆跟踪保护。 

  3.按照具体的监测报告和位移情况,将围护结构出现位移的具体原因找出来,并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4.当坑中的井点预降达到了规定的天数后,等到坑内外的地基加固土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基坑的开挖。 

  5.对分层、分段、分块进行严格执行,根据限时支撑到位基坑的开挖原则,将具体的原因找出来,并进行支撑体系失稳、围护墙渗漏的应急对策制定出来。 

  (三)强化安全监管 

  安全管理是地铁施工技术的重中之重,是地铁建设的前提条件。加强工程勘测的设计和管理,确保在工程前期就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并使整个施工过程均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建议在地铁工程规划之时,高度重视地铁工程的勘测,将工程造价成本估测得越精细越好。另外,在工程勘测的过程中,勘测人员要与设计人员保持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安全问题。 

  (四)普及信息技术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对地铁工程的高效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化平台的实时跟踪和管控,对明挖基坑工程的实施也带来了很大的提升空间。无论是综合检测、视频监控,还是支护工艺、地下水排出等过程控制,其指导和管理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过信息化平台,管理团队、施工团队和设计指导人员的沟通变的更加的高效与协调。对安全施工管理和及时调控措施的制订,都能够做出及时的应对。比如:当工程出现安全事故时,管理团队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结合应急预案进行抢险工作,在最快的时间内排除险情。 

  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对地铁工程的高效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化平台的实时跟踪和管控,对明挖基坑工程的实施也带来了很大的提升空间。无论是综合检测、视频监控,还是支护工艺、地下水排出等过程控制,其指导和管理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过信息化平台,管理团队、施工团队和设计指导人员的沟通变的更加的高效与协调。对安全施工管理和及时调控措施的制订,都能够做出及时的应对。比如:当工程出现安全事故时,管理团队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结合应急预案进行抢险工作,在最快的时间内排除险情。 

  参考文献: 

  [1]孔斌.花岗岩风化层地铁基坑施工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袁海洋.青岛地铁明挖车站围护结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 

  [3]李俊松.基于影响分区的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