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因其水文、地质、结构等环境和条件十分复杂,施工点多面广,现场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较为突出,因而事故多发。做好危险源辨识、分析和评价工作,是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根据工程经验,分析危险源特性和事故机理,详细阐述了辨识方法和示例,供参考使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利施工;危险源辨识;安全管理

1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特性

笔者参考大量的资料,依据多年的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经验,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归纳存在特性。

1)客观性。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因此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会随着主观意识而转移,伴随着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而它的存在,会因为管控不到位,形成隐患而最终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不确定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大、环境复杂、施工强度高、工期长、参与单位多,危险源会随着工程进度和工作面的开展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源辨识是动态过程,并非一成不变,这就让危险源具有了不确定性,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危险源的辨识难以做到精准把握和预测。

3)隐蔽性。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隐含在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它并非简单暴露在表面,需要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识别,因此它的状态极具隐蔽性。同时,危险源只要存在,就有失控的风险,就存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突发性。引起危险源转化为生产安全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具有极强的随机性,致使危险源具备极强的突发性。在管控失效的状态下,潜在的危险源可能会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甚至较小的危险源因为连锁反应而造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它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转化为事故隐患而爆发具有不可预见性,具有极强的突发性。

5)连锁性。在水利施工现场中,各个危险源并不是独立个体,是具有系统联系的,因此,某个危险源可能诱发生产安全事故,而该事故的发生会连锁触发其他不安全因素,导致连锁反应。又因为危险源具备突发性,一旦发生事故,预警及反应时间极短,应急部门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有效组织施救,或不当处置时,更会诱发次生灾害、衍生灾害发生。

2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引发事故机理

依据事故致因理论,危险源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因此,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关键,就是发现并消除导致事故发生的必然原因(危险源),控制和减少偶然原因,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甚至避免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水利工程事故的发生是由人、机、环、管理等因素耦合所导致的。危险源存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之中,在触发因素的影响下,一旦管理失控,就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3危险源辨识

3.1辨识流程及范围

危险源辨识是系统工程,过程复杂。在做危险源辨识的时候,不仅要辨识出潜在危险源,还要分析危险源存在的条件、触发的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和后果,对其危险性和可能性进行仔细研判,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加以控制。为方便辨识,可按照功能、责任、空间等原则划分作业活动或单元后开展辨识,辨识时要充分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要注意覆盖所有场所和区域、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作业岗位和作业内容(含相关方)。开展辨识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普通设备设施和特种设备,起重设备、临时用电、机械防护等涉及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及其检验检测情况;水利工程周边环境、大风、大雨、大雾、大雪、高温、雷电特殊极端气候和有毒有害施工环境,以及与施工作业相关相邻的环境、场所和气象条件;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安全防护和安全作业行为;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教育培训、现场作业、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其他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

3.2识别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时可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建质函〔2018〕28号)、《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识别作业现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即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别则采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标准。以笔者多年的工程管理经验,认为对于设备设施,宜选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对于作业活动,宜选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

3.2.1安全检查表法(SCL)

依据标准、规范,对水利工程中所使用的设备设施明确检查内容及标准要求、可能导致的主要事故类型、现有安全管控措施等。安全检查表法(SCL)实施步骤,一是编制《设备设施安全检查表》;二是依据《设备设施清单》,按设备设施结构或功能将危险源划分为若干检查内容;三是依据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定明确检查内容的标准要求;四是研判可能导致的主要事故类型;五是现有的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应急措施等方面的管控措施。

3.2.2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逐步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的全过程,对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及工作内容、潜在事故类型、导致事故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现有安全管控措施。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实施步骤:一是编制《作业活动工作危害分析表》;二是将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的每项活动分解成工作步骤及内容;三是分析每个步骤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四是识别该过程中潜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和管理等危险有害因素;五是现有的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应急措施等方面的管控措施。

3.3危险源辨识清单

根据本水利工程的实际,编制本项目危险源辨识清单,持续完善更新,强化危险源管理。

4结语

危险源管控是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做好生产安全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保持体系有效持续运转的基础是做好现场危险源辨识工作。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科学、全面分析施工现场潜在危险源,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现场管理,才能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宝智.安全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陈连进,吴方靖,郭定国.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3]刘铁民,张兴凯,刘功智.安全评价方法应用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赵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安全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