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路工程造价中,“套定额”是指根据工程设计内容和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定额子目,并结合实际参数(如工程量、材料价格、机械类型等)计算出工程费用的过程。以下结合案例分步骤说明如何套定额,重点聚焦实际操作中的关键点


一、套定额的核心流程

  1. 明确分项工程内容

    • 路基挖方(石方):需明确是“机械开挖次坚石”还是“爆破开挖坚石”,是否需要“运输到指定弃土场”。

    • 沥青混凝土面层:需明确厚度(案例中18cm)、摊铺方式(机械摊铺)、沥青类型(如AC-16)。

    •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分解工程内容。

    • 案例示例

  2. 查找对应定额子目

    • 沥青面层:定额子目 2-2-11-15(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 石方开挖:子目 1-1-9-5(机械开挖次坚石)。

    • 按章节索引:路基工程(第1章)、路面工程(第2章)、隧道工程(第3章)等。

    • 关键词搜索:例如“石方开挖”“沥青面层摊铺”。

    • 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3832-2018)中找到匹配的子目。

    • 技巧

    • 案例应用

  3. 调整定额参数

    • 关键调整项

      调整内容 操作方法 案例示例
      工程量单位 定额单位为“1000m³”,需将实际工程量换算为定额单位(如59.5万m³→595个定额单位)。 路基挖方(土方):59.5万m³ ÷ 1000 = 595个定额单位。
      材料价格 替换定额中的基期材料单价为当前信息价。 沥青信息价6000元/吨(原定额可能为5000元/吨),需重新计算材料费。
      机械类型 若实际机械型号与定额不同(如挖掘机斗容从1m³改为1.2m³),需换算台班费。 案例中石方开挖使用大型破碎机,需调整机械台班消耗量。
      厚度/层数 定额子目按标准厚度编制,需按比例调整。 沥青面层18cm = 6cm × 3层,套用子目2-2-11-15后需×3倍。
      运距调整 定额默认含一定运距(如1km),超出部分需套用“增运”子目。 案例中弃土运距5km,需在原定额基础上增加4km的运输费用(子目1-1-11-5)。
  4. 计算综合单价

    • 公式

      综合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1+管理费率+利润率)定额单位工程量综合单价=定额单位工程量(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1+管理费率+利润率)

    • 案例计算(沥青面层)

    1. 定额子目2-2-11-15(6cm厚):人工费200元/m³,材料费500元/m³,机械费150元/m³;

    2. 调整为18cm厚:单价×3 → (200+500+150)×3 = 2550元/m³;

    3. 加入管理费5%和利润7%:2550 × 1.12 = 2856元/m³;

    4. 实际案例中综合单价为980元/m³,说明可能存在材料价差优化或摊铺效率调整。


二、案例分项工程套定额详解

1. 路基挖方(石方)

  • 定额子目:1-1-9-5(机械开挖次坚石)

  • 调整内容

    • 增运距:定额默认含1km运输,案例运距5km → 增运4km(子目1-1-11-5);

    • 材料价差:爆破炸药价格从定额的8元/kg调整为10元/kg;

    • 机械调整:改用大型破碎机,台班费从2000元/台班→2500元/台班。

  • 综合单价计算

    • 原定额单价:50元/m³;

    • 增运4km费用:15元/m³;

    • 材料与机械调整:+5元/m³ → 最终单价70元/m³(案例中为65元/m³,需核对具体参数)。

2. 浆砌片石挡土墙

  • 定额子目:1-5-3-2(浆砌片石挡土墙)

  • 调整内容

    • 材料替换:定额中M7.5砂浆改为M10砂浆,水泥用量增加10%;

    • 人工调整:山区施工人工降效,人工费×1.2系数。

  • 综合单价

    • 原定额单价:350元/m³;

    • 调整后单价:350 × 1.1(材料) × 1.2(人工) = 462元/m³。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

  1. 定额子目找不到怎么办?

    • 方法1:拆解工序(如“三维植被网护坡”拆分为“挂网+喷播草籽”)。

    • 方法2:借用其他专业定额(如市政定额中的生态护坡子目)。

    • 方法3:编制补充定额(需提供施工工艺、人材机消耗量依据)。

  2. 材料价格波动大如何应对?

    • 合同中约定调差机制(如沥青价格±10%以上时调整价差);

    • 造价编制时采用加权平均价暂估价,后期据实结算。

  3. 复杂地形如何调整?

    • 山区施工:增加“人工降效系数”(如人工费×1.2)、机械效率降低系数(如台班费×1.1);

    • 高填方路段:分层碾压需增加“分层填筑”子目(如每层30cm,额外计算碾压费用)。


四、套定额实战口诀

  1. “先分项,后找号”:按分项工程查找定额章节;

  2. “对工艺,调参数”:根据实际施工工艺调整人材机;

  3. “单位换,莫算错”:注意定额单位(如100m³ vs. 1000m³);

  4. “查说明,避漏项”:仔细阅读定额章节前的“说明”,避免漏调系数。


五、软件辅助与人工复核

  1. 软件快速套价

    • 使用纵横、同望等造价软件,输入工程量后自动匹配定额;

    • 注意:软件默认参数可能不符合实际,需手动调整(如运距、材料价)。

  2. 人工复核重点

    • 检查定额子目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

    • 验证材料价格、运距、厚度等调整是否遗漏;

    • 对比类似工程单价,发现异常及时修正(如案例中隧道单价12万元/m,需核对是否含支护费用)。


通过以上步骤,结合案例中的分项工程,可以系统掌握“套定额”的核心逻辑。实际操作中需灵活应用、多方验证,避免生搬硬套导致造价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