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与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近十多年来,我国也兴起了一股智能建筑热,智能建筑工程一浪高过一浪,在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发展尤其迅猛,其发展之迅速和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它并未因房地产市场的整顿而有所收敛,反而从社会变革和广度上更加提高了发展速度。  

虽然这股热潮是国内外楼宇采用智能化管理趋势的必然反映,但是我们也应正视到,如此迅速的发展并不会风平浪静,红火兴旺的背后正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当前,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高是个不争的事实,工程项目的规模越大、技术越新越复杂,其风险程度也就越高。尽管房地产开发商的老总们为了提高楼盘的亮点、品位和售价,拼命鼓吹其楼盘的智能化程度,并不惜重金投入到智能建筑工程项目上,但最后的实际结果却差强人意,严酷的事实与老总们的愿望大相径庭。

  有调查表明,在我国包括智能建筑在内的所有与信息化有关的工程项目,成功率不到30%,大约有70%以上的工程项目超出了预定的开发周期,功能和性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中大型项目平均超出了计划交付时间的20%~50%,90%以上的软件项目开发费用超出了预算,并且项目越大,超出项目计划的程度也越高。吃一堑长一智,随着对智能建筑工程项目混乱局面的研究分析,深入总结经验教训后,有关专家提出了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专业监理体制和项目管理的概念,其中包括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

  一、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因素的分析

  不同类型的项目有不同的风险,相同类型的项目根据其所处的环境、项目客户与项目团队以及所采用的技术与工具的不同,其项目风险也是各不相同的。

  总体来说,智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基本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

  决策风险 它是智能建筑工程项目最大、最可怕的风险,如果项目不可行、立项错误,造成根基不稳,就会全盘皆输,项目失败早成定局。项目决策风险包括高层战略风险,如指导方针、战略思想可能有错误而造成项目目标错误;环境调查和市场预测的风险;投标决策风险,如错误的项目选择,错误的投标决策、报价等。

  行为主体风险 智能建筑工程项目行为主体产生的风险也是常见的项目风险来源之一。如业主和投资者项目资金准备不足,项目仓促上马,支付能力差,改变投资方向,违约不能完成合同责任等产生的风险;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技术及管理能力不足,不能保证安全质量,无法按时交工等产生的风险;项目管理者和监理工程师的能力、职业道德、公正性差等产生的风险等。

  软件危机风险 软件是保持和增强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竞争力的基础,其好坏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性技术因素。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用户需求不明确、变更过多:在智能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软件开发出来之前,不少用户也不是很清楚应用软件的具体需求。用户常常在项目开始时只有一些初步的功能要求,没有明确的想法,也提不出确切的需求。随着系统实施的进展,系统开始展现功能的雏形,用户对系统的了解也逐步深入,用户的思路不断地被激发,不断涌现出新功能的想法,就要求对以前提出的需求进行改动,应用软件的程序、界面以及相关文档需要经常修改。用户变更,软件修改,而且在修改过程中又可能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才会被发现,最后导致软件开发失败。

  软件成本日益增长 20世纪50年代,软件成本在整个计算机系统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为10% ~20%。但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成本日益增长。相反,计算机硬件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价格却不断下降。这样一来,软件成本所占的比例就越来越大。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软件成本所占的比例增长到了50%,而90年代达到85%左右。

  开发进度难以控制 由于软件是逻辑、智力产品,软件的开发需要建立庞大的逻辑体系,这是与其他产品的生产不一样的。例如:工厂里要生产某种硬件设备,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工人加班或者实行“三班倒”,而这些方法都不能用在软件开发上。因为软件系统的结构很复杂,各部分附加联系极大,盲目增加软件开发人员并不能成比例地提高软件开发的能力。相反,随着人员数量的增加,人员的组织协调、通信、培训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将变得更为突出。历史上有关软件开发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之后,由于离预定目标相差甚远不得不宣布失败的例子,举不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