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实名制,施工现场全封闭

笔者所在的建筑央企,从临建搭设到现场布置,生活区、生产区分离,施工作业场所实行全封闭,工人实名凭卡进出,杜绝其他无关人员的进入,现场管理有序,安全有保障,改变了以前那种管理无序、脏乱、自由进出无人问津的局面。

工人实名制登记,签订劳动合同

工人进场作业使用身份证刷卡由系统自动记录其实名制信息,这样可以使企业有效全面的掌握各施工项目部的现场工人基本情况,也能有效的杜绝不明人员特别是违法犯罪分子混入施工现场的情况发生。

实名制信息采集后,同步由劳务分包企业与工人签订个人劳动合同,并与工人实名制信息相对应上传系统,既解决建筑工人合同签署率低的问题,又切实保护了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在案

建筑工人在工程动工前,集中进行现场安全文明教育培训,硬件设备记录或手动记录的方式将安全教育培训的基本信息(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人、参加人等)上传工人实名制管理系统,系统会自动在每个参加教育人员的基本信息中增添培训记录。

这样,企业不用去现场就可以在网络系统上查看各项目部安全教育等培训的实际情况,相关培训记录的完善,为后期其他开工的新项目选择建筑工人提供更加详尽的参考信息。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在案

实名制考勤,有利降低工资拖欠风险

施工现场全封闭后,工人进出场通过门禁出入,项目部在录入实名制信息后会对应制作门禁卡,利用智能门禁刷卡进出。

系统自动记录考勤,月底系统自动归集考勤,由项目部对考勤进行公示,对存在异议的考勤调查后予以修正。

也解决劳务纠纷发生时项目部没有原始工人考勤依据而难以处理等问题。依据系统中工人的实名制登记情况、考勤情况进行审核后支付工资,促使工资发放相对准确,且有依据可查,能有效的减少因工人工资发放而引起的劳务纠纷。

实名制存储的个人基本信息,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

签订劳动合同,实名录入基本信息,有效地避免了先干活后签合同的现象发生。

做到劳动合同全签订,培训全覆盖,节约了管理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信息化软件依托网络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对于项目部监管和项目部内部管理,也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规范了劳务分包活动各个环节。细化了管理的具体内容,利用信息化促进了用工管理的精细化和标准化。

“农民工”转“建筑工人”

长期以来建筑行业用工主要来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人们习惯于带歧视称呼“农民工”。实名制后,则可名正言顺冠以建筑工人称呼,这对整个建筑行业用工秩序是正本清源;

“农民工”转“建筑工人”,仅仅字符上更改,然而却标志建筑行业向着产业工人规范管理迈出关键一步。

同时,建筑工人实名制后,必将会带动整个行业的管理升级,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

实名制管理能更好规避企业相关风险

一是实名制管理信息细化对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数据的原始记录,规范管理的同时还能有效的规避用工当中的大部分风险,特别是长期以来建筑行业较为突出的工人工资纠纷,防范恶意欠讨薪现象发生。

也给企业用工决策提供大数据和相关分析的依据。

实名制后可以利用信息化统计出企业某个时间点的工人数量、工种比例、性别比例、地域分布等相关大数据,汇总全年不同时期工人的变化趋势,为企业下一步用工决策提供了相关数据和基础分析带来便利。

为企业用工决策提供大数据

二是实名制解决了建筑工人归属问题,降低建筑工人流动性,有利于开展建筑工人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实行持证上岗,彻底杜绝闲杂人员混入施工现场,有利于现场治安管理,能督促用工企业承担应尽责任,有利于避免安全管理恶性事件发生,规避用工风险,更好的保护企业和建筑工人双方的权益。

三是实名制是大势所趋,关系着全国几千万建筑工人的权益。

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实名制的不断落实,整个行业都会从中受益,用工的隐性风险也会随之不断降低或消失。

通过实名制数据采集,能及时掌握了解施工现场的人员状况,有利于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劳动力的管理和调剂;

也有利于保存原始凭证,公开工人考勤、工资支付、社保缴费等情况,当遇到劳动纠纷就有实证作为法律依据,便于公安、司法部门及时依法处理纠纷,避免企业损失。

关系着全国几千万建筑工人的权益

四是实名制管理是项目管理重要的环节,企业要统筹兼顾,紧紧围绕项目管理的工作中心,切实做好实名制管理工作。

使其在项目班子和各部门协同配合下解决好工人工资发放问题,从源头上抓好此项工作,解决好劳资纠纷,从而保障总包、分包、劳务和工人等多方用工的合法权益,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为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

实名制实践中的改革创新与完善

充分认识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必要性。实名制是督促劳务企业、建筑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规范双方履约行为,使用工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职业化有序的轨道,从根本上规避用工风险、减少劳动纠纷,促进企业稳定的一种方式。

而当前仍然有相当部分建筑工地的劳务实名制管理,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迎合政府相关部门或流于形式;

而对实名制在实践中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畏难情绪存在,其实建筑工人实名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旦发生事故或者纠纷,其意义就体现出来。

目前部分部分建筑工地的劳务实名制只是形式主义

要从基础工作抓起,建立长效机制,切忌一阵风,有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做实、压实、夯实,扎实做好信息平台体系的建设。

把建筑工人技能水平、工作经历、培训与教育等信息嵌入体系中,切实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及安全意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不论是总包企业、分包企业,还是劳务企业,思想上要重视,工作上要抓落实,具体操作上要讲实效,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雷声大,雨点小,遇到实际问题能推则推,能拖则拖,就是不动真格。

实行实名制,从企业来讲,要有将实名制工人当作自己企业管理者一样管理对待,不能带有色眼睛看实名制工人。

企业与企业之者要主动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

政府给了政策,指明了方向,那么,企业就要身体力行结合实际做好工作,抓好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工作的落实,制订出可行的制度、方案、标准和目标,通过实践不断的创新和完善。

要胸怀大局,有为建筑工人实名制牺牲局部利益的精神。劳务分包企业是建筑工人实名制的主体,承担实名制管理责任;

同时,劳务企业又作为法人主体承担着各项法律责任。有为建筑工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的义务。

由此,劳务企业在实名制做实上,在政府主管部门按照实名制注册,检查劳务企业的社会保险缴纳、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等情况上有所顾虑,不能顾全大局,当忧企业局部利益受损。

因而,在推行上表现出积极性不高,甚至搞应付检查实名制的假资料。

比如,将工人工资标准和实际支付数控制在个税起征点以下,以此降低各项税费支出,规避政府主管部门的处罚。

这就要求推行建筑工人实名制主体单位的劳务企业,要高瞻远瞩,有超前意识,胸怀大局,有为建筑工人实名制牺牲局部利益的精神,以务实创新的动力把这项久拖不决的实名制工作推向前进,实现新的突破。

要打消建筑工人对实名制管理顾虑,要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实名制给他们个人切身利益所带来的诸多好处,能够使他们认识到通过实名制后许多正当的权利有保障。

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切实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苦口婆心,春风化雨,年年讲,天天讲,时时讲,不厌其烦,那么,必定会触动人的灵魂深处。

到那时,水到渠成,建筑工人会自动来要求实名制,主动提供相关的资料,自觉接受实名制管理。

新事物的出现,往往会遭遇旧事物的极力阻挡和反对,建筑工人实名制作为新事物的推广也是一样的,必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习惯性或传统观念的阻碍。

万事开头难

只要我们能够用发展的眼观看待新事物的出现,身体力行做新事物的实践者,攻坚克难,就一定会迎来新的署光。

实践实名制要有措施保障目标实现

建筑工人实名化,作为主体的劳务企业与建筑工人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而用人方的施工企业也要与建筑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劳务企业的劳务承包合同上有实名制工人方面的条款。

笔者所在建筑央企在推广建筑工人实名制的实践中,采取“制订具体措施,保证目标管理实现”,以“五大措施”,保“六大目标”。

五大措施。

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劳务实名制管理体系,总包和分包都设置“劳务管理员”岗位。

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实名制管理制度,积极贯彻落实。

过程管控建设。对推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形成顺畅的沟通渠道。

管理流程建设。规范现场工人实名制管理工作流程。

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措施,把劳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实名制管理的内容,融入到管理系统中,推进实名制信息化建设。

六大目标。

用工管理实名化。要求劳务企业与建筑工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确保人、证、册相符统一。

培训管理实名化。建立劳务人员入场、教育、培训档案,记录培训内容、时间、课时、考核结果、取证情况,并注意动态维护、确保资料完整、齐全。

工资发放实名化。监督劳务企业制定工资管理制度,根据劳务人员花名册按月编制工资台帐,记录工资支付时间、支付金额,经本人签字确认后,张贴公示。

社会保险缴费实名化。监督劳务企业按照施工所在地政府要求,根据工人花名册为建筑工人办理社保,并将缴费收据复印件、缴费名单报总包备案。

现场管理实名化。进入现场作业的工人要佩戴工作卡(或门禁卡),注明姓名、身份证号、工种、所属分包企业通过门禁系统或者考勤记录,记录工人进出场时间。

工人所在工会组织实名化。监督劳务队伍建立工会组织,总包项目工会和项目劳务队工会建立“工会联合会”,维护广大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工会会员实行实名制管理。

效果在实践中显现。通过实行实名制管理,目标明确,措施保障,施工过程控制管理,能够较好实现施工现场人员底数清楚、基本情况清楚、出勤记录清楚、工资发放记录清楚、进出工地时间清楚。

促进现场管理秩序井然,施工作业有序,施工进度加快,较好的解决了生产管理等突出问题,也为建筑工人全面实名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施工企业在贯彻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身体力行主动承担既是监督者,又是管理者,还是实施者的三重角色责任。

采取典型引路、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和实践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多种途径,维护建筑工人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和谐。

实名制需要对方合作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变革,需要与建筑行业体制的改革、整个行业管理制度改革同步进行,才能使实名制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实名制促使劳务企业承担用人管理责任

实行实名制管理后,劳务企业、建筑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规范双方履约行为,使劳务用工管理逐步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逐人做好出勤、完成任务记录,按时支付工资,张榜公示工资支付情况,

使总包可以有效监督劳务企业的工资发放,从根本上规避用工风险、减少劳动纠纷,促使劳务企业由过去只管向用工方派人和收管理费,而变为现在主动作为,自觉履行建筑工人的管理责任。

促使劳务企业创新实名制管理思路,通过“科技、党建、经济、关爱”等实名制管理模式,强化劳务企业与施工项目协同加强实名制的日常管理与教育工作,解决实名制工人的归属问题,降低其流动性,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建筑工人的技术水平,培养稳定的工人队伍,增强施工企业、劳务企业和建筑工人之间的互信,从而不断推动、创新和完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工作上台阶,有效地使工人逐步向产业工人转化,也是建筑行业改革的必经之路。

实名制管理也是建筑行业改革的必经之路。

促使劳务企业建设工友村,完善工友村各项生活条件,尤其在农忙,开学,春节等向工人提供经济所需,及时解决工人后顾之忧。

在生产中动员组织工人开展生劳动竞赛,使各劳务分包积极参与活动,形成竞争和奖励机制。

在工友村内提供文娱活动器材,在工地提供多功能休息厅,完善工友村的居住环境及绿化,提高建筑工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这些都需要劳务企业去主动作为,以此增强凝聚力,更好的履行企业的职责。

劳务企业要主动接受施工企业项目部对于建筑工人实名制的管理要求,与项目部签订《提示书》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