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自1975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筑工程抗震的研发工作,开展行业所需的基础性及公益性技术研究。作为国内一流的抗震研究所,负责编制了建设行业工程抗震领域的主要标准规范,承担了大量国家和建设部的重点科技开发项目,为我国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抗震所成立30周年之际,采访了抗震所所长黄世敏。

  三十年成绩斐然
  黄所长介绍说,经过几代科技人员30年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工程抗震研究所在许多技术研发方面都居于国内主导地位。累计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79项,编制标准、规范或图集1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3项。
  在强地震地面运动及震害调查方面,先后在北京、唐山等地建立了38个强地震观测台站,配合建设部,对发生在我国境内的有影响的历次地震进行震害调查,获得大量震害资料及照片,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为建筑抗震设计、加固及震后修复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方面,开展了地震危险性分析,提出了对各类建筑、生命线工程及工业构筑物等抗震安全性的评估方法,为晋西北抗震防灾重点防御区提出了综合防御体系,协助唐山等360多个城市和工业区制定了抗震防灾规划,使之向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发展。
  在国家标准规范编制方面,是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等国家标准的主编单位。这些规范的实施提高了我国工程抗震设计水平,成为保证工程质量的基本技术依托,为规范建设市场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结构振动检测与试验方面,工程抗震研究所拥有全国一流的工程抗震试验室,拥有新建的全国最大最先进的三向六自由度6m×6m振动台实验设备,其技术指标及控制精度要求在国际上均居于领先地位。该试验室多年来对各类结构进行了大量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为我国建筑抗震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技术应用是关键
  实际应用是检验技术成熟的手段,“首都圈抗震加固示范区重点项目”的成功实施证明了抗震所抗震加固技术的完美。
  作为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的地标建筑,北京火车站、北京饭店、北京展览馆等容纳的人流密集、财产贵重,但这些建筑均未经抗震设防或达不到北京地区8度抗震设防要求,一旦发生地震将产生严重后果。此外,一些学校建筑以及医院建筑等对灾后紧急救援起关键作用的建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1998年,由建设部统一安排,将它们列入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的重点项目。
  对这些建筑的加固改造要求十分严格,既要确保地震安全,又要保持原建筑风格,还要提高和改善使用功能,这给研究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抗震所该项目课题组进行了现有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抗震鉴定方法及抗震加固新技术研发,不仅提高了这些建筑的抗震能力,减轻了震害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有利于震后修复。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得到了社会及同行的认可,曾获华夏建设科技一等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鉴定方法和综合加固改造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对提高建筑物功能和地震安全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走科研与应用相结合之路
  在谈及抗震所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时,黄所长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目标是保持在行业领域内的权威学术地位,同时,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走科研和实际工程相结合的路子。”
  今天,工程抗震研究所已经响应国家的号召走上了企业化的道路,但是仍然承担着国家大量公益性的、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研究。因此,为了弥补科研资金的不足,必须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在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使之得到检验,更加促进技术的研发工作。
  黄所长认为,抗震减灾技术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北京目前有30%的建筑物没有设防或没有达到新的抗震设防标准,国内其他城市更是有待开发,工程抗震研究所已经成为国内抗震领域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