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预测制度

1.依据签订的责任成本进行目标成本预测,制定实现目标成本的计划。根据目标成本计划,按照工程项目部位、工种及成本内容,对目标成本进行指标分解,将目标成本分解到人,确保目标成本的归口管理。

2.编制施工执行方案,与实际进度相比较,分析其具体的原因,并在备注栏内注明。 编制施工图预算,确保目标成本计划的完成。

本控制制度

1.基本原则

在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实行岗位责任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定岗、定责、定薪的专人控制,确保各岗位的职责,与个人收入相挂钩,提高职工的责任心。

2.工程材料控制制度

(1)材料采购控制制度 

  a.要求材料采购人员熟悉其性能、用途、需要时间、主要销售地点和价格等,采购材料应根据工程需要,经现场负责人授权批准,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尽量降低采购成本。 

  b.对于采购的工程材料,必须具备材质单。尽量从厂家直接购入,减少中间价差,降低采购成本。

(2)材料验收制度 

  a.材料验收人员应专人专岗,熟悉材料的性能、质量和品种。在验收材料时,应准确计数,及时填写验收入库单,登记材料账簿。 

b.填写材料入库单,应注明材料的名称、产地、规格、数量、计量单位,验收和购货人员分别签字。特别注意验收单应连续编号,三联一式复写,一联交会计人员核算成本,二联由仓库留底,三联交材料采购人员。

(3)材料保管制度 

a.建造适合材料保管的仓库,应具有防水、防火和防盗设施,对于存放入库的材料应妥善保管,对于要求保管条件高的材料应专门保管,以防损失。 

b.对于随购随发的材料应及时完整地登记材料账和出入库单。

(4)材料出库制度 

a.材料的发出必须详细填写出库单,注名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用途、领料部门及领料日期,领料人和仓库保管人分别签字。 

b.材料出库单应三联一式复写,禁止分联填写。一联交仓库存根备查,二联交领料人保管,三联交由会计部门用于成本核算。 

  c.领用材料的授权级别:本单位职工领取普通材料,须持有所在工种负责人的书面签字;对于较为重要的材料、工具的领取,须有本单位现场负责人的书面签字;本单位雇佣的农民工领用材料,须有各工种的负责人书面签字。对于即出即入的材料应及时登记材料账。 

d.对于施工过程中临时使用的工具,应要求领用者出具借条,并经本人和仓库保管签字后方可领用,待工程结束后及时归还。 

e.对于施工过程中消耗量较大的辅助性材料,领用者应持有相关负责人的签字,经仓库保管核实后方可领用。

(5)定期盘存制度 

a.由财务负责人、仓库保管和仓库会计定期对各种材料和工具、器具进行盘点,做到账物相符,如果存在差异应及时查明原因。 

b.对于非常原因造成的盘亏,报经有关领导批准后及时转账;对于仓库保管人员过失造成的损失,应由有关人员赔偿;对于异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应作为例外事项处理(营业外支出)。

3.机械费控制制度

a.无论内租还是外租机械均应由专人负责,设置机械台账进行控制。要加强机械管理,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 

b.对于从公司内部租入的机械,一旦施工不再需要,应及时办理退库,避免机械闲置造成浪费。

  c. 对于从公司外部租入的机械,一旦施工中不再需要,也应及时退还原单位;在正常条件下应尽量推迟结算,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同时对租入的机械应全负荷运转使用,加强机械管理,提高机械使用率。

4.人工费控制制度

(1)管理负责人员应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职工和农民工的工作, 发挥各岗位人员的积极性,避免产生窝工的现象。

(2)加强劳动工资管理。对于职工应按工作态度、工作质量、贡献大小分配工资,避免整天混工资出人不出力;雇佣农民工应按定额用工,结合农民工工种和工程特点安排工作,防止清工开支过大。

(3)计时用工和计件用工相结合。对于农民工和职工的工作应据实际情况安排决定,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树立精品意识,避免质量事故,防止返工损失,发现问题及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与农民工结算应严格审查,按当月施工进度和分包合同当月结清,并及时入账。

成本核算制度

1.设置材料采购入库台账和出库台账, 及时全面填制,以备账务处理。设置机械台账并及时登记,保证租赁机械的有效使用。

2.设置成本综合台账和有关费用台账,确保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会计核算的全部资料应认真核对、妥善保管,避免出现漏审现象。

3.确保会计核算的全部资料数据真实、记录完整、全面准确。会计报表应做到数据无误、字迹工整、处理及时。

成本分析制度

1.成本分析的基本原则

(1)谁主管,谁负责,管什么,分析什么的班组分析。

(2)采取专业人员和群众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2.成本分析的方法

(1)根据“项目法施工“的原理,在确保责任成本完成的情况下制定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

(2)根据目标成本和施工项目的特点,将目标成本按照工种和工程岗位逐级分解,确定各工种、岗位的目标成本,细化到人。

(3)事前分析制度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项目的特点,运用动态比率比较分析的方法,明确各个环节成本的构成情况,确定成本构成中的重点项目。

采用敏感分析法确定各个成本构成项目对于工程项目产值的影响程度,从而进一步确定控制的重点。

(4)事中控制制度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成本构成中的重点项目和成本控制的重点环节,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加强关键项目的成本控制。

  针对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成本发生额,确保责任成本和目标成本的实现。

(5)事后分析制度

在工程施工结束以后,运用成本分析法,将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确定成本超支和节约的情况。依据成本超支和节约情况,采取标准成本分析法,自顶向下逐步查找产生超支和节约的深层原因,直至分析到每一个人,以便及时整改。

(6)未来运用制度 

经过上述成本分析确定的成本控制重点,研究其控制的有效措施,为未来施工中成本的有效控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