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供应方式
由于现场狭小,本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施工。
3.2.1对原材料的要求
水泥选用北水京都P.O 32.5水泥,碱含量0.39%。
粗骨料选用粒径0.5-3.2厘米、含泥量小于1%碎石子,满足50m以下泵送要求;骨料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
细骨料选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少于15%;含泥量小于3%。
搅拌用水,选用自来水。
3.2.2对外加剂的要求
选用建工研究院高效减水剂AN3000,碱含量4.02%,用来减少用水量,降低泌水率和离析现象,减少混凝土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改善和易性、增加流动性,利于泵送混凝土。
对于14天限制膨胀率不小于0.025%的特殊要求混凝土,采取在混凝土内掺入8%效果比较好的UEA膨胀剂,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
3.2.3掺合料的种类
选用华能1级粉煤灰,在降低水泥用量的同时也降低水泥水化热和混凝土绝对温度,防止裂缝的发生;同时改善预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减少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保证泵送效果。
3.2.4配合比的主要参数要求
预拌混凝土入泵时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
水灰比为0.4-0.6,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中要控制砂率,砂率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可泵性,但是,砂率过高会使混凝土软卧层增厚,同时会增加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因此,砂率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