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埋件三维视图

 

 

说 明:
1.地脚锚栓施工流程:土建钢筋绑扎→定位划线→安装定位板→固定定位板→安装地脚锚栓→焊接固定→丝口保护;
2.地脚锚栓除上部与定位板焊接外,在测量复核定位完成后,下部应与底层钢筋采用钢筋拉结固定;
3.抗剪槽需在预埋同时安装就位,建议采用钢制成品模具;
4.丝口采用黄油润滑,后缠绕胶带或者专用套筒进行保护。
二、相关构造规定

9.7.1 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宜采用Q235、Q345级钢,锚板厚度应根据受力情况计算确定,且不宜小于锚筋直径的60%;受拉和受弯预埋件的锚板厚度尚宜大于b/8,b为锚筋的间距。
    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RB400或HPB300钢筋,不应采用冷加工钢筋
    直锚筋与锚板应采用T形焊接。当锚筋直径不大于20mm时宜采用压力埋弧焊当锚筋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穿孔塞焊。当采用手工焊时,焊缝高度不宜小于6mm,且对300MPa级钢筋不宜小于0.5d,对其他钢筋不宜小于0.6d,d为锚筋的直径。

9.7.4 预埋件锚筋中心至锚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d和20mm。预埋件的位置应使锚筋位于构件的外层主筋的内侧。
    预埋件的受力直锚筋直径不宜小于8mm,且不宜大于25mm。直锚筋数量不宜少于4根,且不宜多于4排;受剪预埋件的直锚筋可采用2根。
    对受拉和受弯预埋件(图9.7.2),其锚筋的间距b、b1和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c1均不应小于3d和45mm
    对受剪预埋件(图9.7.2),其锚筋的间距b及b1不应大于300mm,且b1不应小于6d和70mm;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1不应小于6d和70mm,b、c均不应小于3d和45mm
    受拉直锚筋和弯折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8.3.1条规定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当锚筋采用HPB300级钢筋时末端还应有弯钩。当无法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应采取其他有效的锚固措施。受剪和受压直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锚筋的直径。

 

三、预埋板如何计算?
1 当有剪力、法向拉力和弯矩共同作用时,应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3.png

 

2、当有剪力、法向压力和弯矩共同作用时,应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png

3、由锚板和对称配置的弯折锚筋及直锚筋共同承受剪力的:

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