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工艺流程
-
原料制备
- 水泥:选用强度等级≥42.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符合 GB 175 标准要求。
- 发泡剂:采用物理发泡剂(如蛋白质水解物),发泡倍数≥20 倍,1h 泌水量≤80ml,确保泡沫稳定性。
- 外加剂:根据需求添加减水剂、稳泡剂及纤维材料,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
泡沫生成
- 使用机械发泡设备,将发泡剂与水按 1:12~1:13 比例混合,通过压缩空气(压力 0.6~0.8MPa)制成均匀泡沫,密度控制在 30~60kg/m³。
-
混合料搅拌
- 先将水泥、水及外加剂搅拌 1~2 分钟,再缓慢加入泡沫,总搅拌时间 3~5 分钟,确保泡沫均匀分散,坍落度控制在 200~220mm。
-
浇筑成型
- 采用泵送或直接倾倒方式将混合料摊铺至作业面,虚铺厚度为设计厚度的 1.2~1.3 倍,使用铝合金刮杠找平,避免振捣破坏气泡结构。
-
养护与成品
- 初凝后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状态 14 天以上,避免上人或堆载。养护后进行切割分缝,缝宽 25mm,深度同层厚,嵌填密封材料。
二、施工方法详解
1. 施工准备
- 技术交底:明确设计要求(如容重、强度、厚度),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水泥、发泡剂、水等掺量。
- 基层处理:清除杂物、积水,表面平整度偏差≤5mm,洒水湿润后涂刷素水泥浆。
- 模板支设:按设计坡度(宜≥2%)安装模板,设置分格缝(间距≤4m×4m),预留排气孔。
2. 操作要点
- 分层浇筑:每层厚度≤500mm,间隔 1~1.5 小时待初凝后再续浇,避免层间离析。
- 特殊部位处理:
- 屋面女儿墙、管根等部位埋设分格条,阴阳角做圆弧处理。
- 电梯井、基坑等深凹区域采用分段对称浇筑,防止侧压力导致变形。
- 成品保护:终凝前禁止触碰,养护期内保持环境温度 5~40℃,避免暴晒或受冻。
3. 质量控制
- 原材料检验:水泥、发泡剂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复验项目包括强度、发泡倍数等。
- 过程检测:每台班检测坍落度≥200mm,容重偏差≤±5%,导热系数≤0.22W/(m・K)。
- 验收标准:表面平整度≤5mm(2m 靠尺),坡度偏差≤±0.5%,抗压强度≥设计值的 95%。
4. 安全环保措施
- 机械操作:空压机、搅拌机需定期维护,压力表、安全阀应灵敏有效,避免压力超标。
- 扬尘控制:水泥等粉料运输存储采用密闭容器,施工区域洒水降尘。
- 噪声管理:夜间施工需采取隔音措施,噪声限值≤55dB,避免扰民。
三、应用场景与优势
- 适用范围:屋面找坡保温(厚度≥60mm)、回填工程(如沉井填充)、地面垫层等。
- 技术优势:
- 轻质高强:密度 500~1200kg/m³,抗压强度 1.5~7.5MPa,减轻结构荷载。
- 绿色环保:原材料可掺加 30% 以上工业废渣,无有害气体释放。
- 施工高效:机械化作业日浇筑量可达 150~300m³,节省人工成本 30% 以上。
结语
《填筑用泡沫混凝土》JC/T 2773-2023 的实施,推动了泡沫混凝土在建筑领域的标准化应用。通过严格控制配合比、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可充分发挥其轻质、保温、环保等特性,为工程提供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施工中需结合工程特点优化工艺参数,确保泡沫混凝土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填筑用泡沫混凝土》JC/T 2773-2023 的实施,推动了泡沫混凝土在建筑领域的标准化应用。通过严格控制配合比、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可充分发挥其轻质、保温、环保等特性,为工程提供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施工中需结合工程特点优化工艺参数,确保泡沫混凝土性能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