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路基路面
砼回弹试验作业指导书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10-26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1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砼回弹试验作业指导书6p
1.0目的及适用范围:
砼回弹法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普通砼,用以评定结构或构件砼的抗压强度。
2.0回弹仪技术要求:
2.0.1应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的砼回弹仪,回弹仪应通过技术鉴定,并必须具有制造厂的产品质量合格证及检验证。
2.1回弹仪应符合下列标准状态的要求:
2.1.1水平弹击时,在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称动能应为2.207J。
2.1.2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点应位于刻度尺的零点处。
2.1.3在洛氏硬度为HRC60±2钢钻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
2.1.4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
3.0技术规定和一般要求
3.0.1使用范围:
只有当下列情况之一时,方可按回弹法评定砼强度,并作为砼弹度检验的依据之一:
1)缺乏同条件试块或标准试块数量不足。
2)试块的质量缺乏代表性。
3)试块的试压结果不符合现行标准、规范、规程所规定的要求,并对该结果有怀疑。
4)自然养护。
5)龄期有14~365d.
6)强度有10~50Mpa。
3.0.2砼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按本方法评定其强度。
1)测试前,表层遭受短期湿润的砼应经风干后测试。
2)遭受冻结的砼,应待解冻后测试。
3)蒸汽养护的砼,应在构件出池径自然养护14d后测试。
4)体积小、刚度差或测试部位厚度小于10cm构件,当测试中不能确保无颤动时,均应设置支撑固定后测试。
3.0.3不能用于下例条件的砼。
1)测试部位表层与内部的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
2)遭受化学腐蚀或火灾。
3)硬化期间遭受冻伤。
3.0.4常规保养
回弹仪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常规保养。
1)弹击超过2000次;
2)对应测试有怀疑时;
3)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
4.0测试技术
4.1一般规定:
4.1.1评定砼强度的结构或构件应具有下列资料:
1)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名称:
2)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砼强度等级;
3)水泥品种、标号、安定性,及各砂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砼配合比等;
4)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浇筑、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等;
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
6)粒测原因。
4.1.3每一构件测试应符合要求:
1)对长度不小于3m的构件,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长度小于3m且高度低于0.6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砼浇筑的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用在使回弹仪处于平方向,粒测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边对称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的面积宜控制在0.04m;
6)检测面应为原状砼面,并应有疏松层、浮浆、没垢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未或碎屑;
7)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设置固定。
4.2回弹值测量
4.2.1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复位。
4.2.2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侧点的净距一般不小于20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出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回弹读数精确至1。
4.3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选择不少于构件的30%测区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
4.3.2测量碳化深度值时,可用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大于砼的碳化深度。然后除净孔洞中的粉未和碎屑,不得用水冲冼。立即用浓度为1%酚酞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砼交界面到砼表面的垂直距离多次,取其平均值,该距离即为砼的碳化深度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